天地不滅仙不滅,天地長存仙長存
漁夫口中的仙,便是以“天地”為壽限。
宋辭晚問“請教前輩,那這天地又是否有壽限倘若是天地要毀滅”
這句話尚未問完,只見漁夫眼睛一瞪,像是聽到了什么極為恐怖,極為不可思議的話語。
“小娘子,話不可亂說”漁夫低聲怒道,“天地永恒不變,又怎么可能毀滅你”
他怒容上臉,像是還有什么斥責的話語要脫口而出。
但話到了嘴邊,他又立即收斂住了。
“罪過罪過。”漁夫嘆一聲道,“修行三百載,日日練心,吾卻仍是如此易怒,這不好,太不好了”
他搖了搖頭,放下船櫓,先對宋辭晚拱了拱手道“對不住啊,小娘子,原諒老朽則個。”
沒等宋辭晚答話,他又對著河那邊小鎮的方向忽然一跪,磕頭說道“請求仙尊見諒,弟子今日修行有缺,渡河之事,再自行加罰十年,求仙尊原諒”
漁夫在船板上砰砰磕頭,宋辭晚在旁邊都有些看呆了,很想說這有必要嗎
初見這漁夫時,毫無疑問,漁夫在宋辭晚心中的形象便如那紅塵仙人一般,雖在世間,又仿佛是在世外。
他的灑脫大度、恣意悠然,便仿佛是華夏文明中,求道者永恒追求的境界。
宋辭晚修煉坐忘心經,這功法雖然是此世之功法,但實際上,宋辭晚在修行上,還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前世記憶影響。
盡管她前生所在的世界走的是科技路線,并不存在修仙這回事。所有有關于“仙”的故事,都只有傳說流傳。
然而世界雖然改變,一個人所經受的文化烙印卻很難改變。
從骨子里來說,宋辭晚對于“仙”的理解,便如華夏傳說之神仙,既有悲憫,又有灑脫,能入世,能出世,拿得起放得下,如此才可匹配為“仙”。
像這種意象中的“仙”,她在大周仙朝很少看到,可此番入了秘境,她卻仿佛是在眼前的漁夫身上看到了
當然,這種看到,又在這一刻,在漁夫向著遠方忽然下跪的這一刻,轟然之間,土崩瓦解了。
很難說這究竟是一種什么感覺,總之就是古怪得很。
漁夫跪在船板上磕了三個頭,而后弓著腰側頭做傾聽狀,也不知他聽到了什么,只見他臉上露出了誠惶誠恐的拘謹神色。
片刻后,漁夫從船板上爬起來,又對著宋辭晚彎腰拱手。
宋辭晚立即側身讓過,并連忙彎身,手放在下方,對著行禮的漁夫做出托舉狀,道“前輩萬萬不可如此,這可真是折煞晚輩了。”
漁夫順著她的手勢站起來,只將袖掩面,羞愧道“吾不該動怒,一朝動怒,十年修行皆毀于一旦。小娘子,是老夫的錯,多虧你大度能夠體諒。”
宋辭晚真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了,她心里還有許許多多的疑問,可此時卻完全不知該從何問起。
同時她忽然又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譬如此刻,她正在渡的這條河,這其實是一條蜿蜒清澈的小河。
小河在云上流淌,總共不過三丈寬。
這么一點距離,漁夫在河中搖船,又與宋辭晚對話許久,小船卻始終都在河流的中央打轉,怎么也去不到對岸。
是漁夫有意拖延渡河,還是這小河另有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