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光天降,文嬸子以畫入道了
在這一艘小小的船上,一個滿身風霜,看似已經被生活磋磨得盡是滄桑的貧窮婦人,卻以一張麻布,一支炭筆,一雙布滿老繭的手,繪出了世間獨一無二的畫中人。
因極于情,而極于道。
點點靈光在陽光下揮灑,似乎是將此時的朝陽都盡數渡上了清輝。
光芒落入到文嬸子眉間、心口、膻中、丹田還有一小部分落在了她的手上,以及她筆下的畫布之上。
畫布上的美人越發靈動起來,一種奇妙的光暈流轉其間。
隱隱約約,似乎有風暴,有浪濤在無形間匯聚。
與此同時,站在旁邊的宋辭晚收到了一連串不停歇的回饋。
人欲,凡人之喜悅、恍然、了悟,七斤七兩,可抵賣。
人欲、凡人之喜悅、歡欣,開釋,八斤二兩,可抵賣。
這些,是文嬸子入道前的情緒。
延后至此,終于痛快釋放,被天地秤采集到了秤盤之中。
頓悟,養氣境畫師之明心見性,三斤六兩,可抵賣。
這一段頓悟,則是文嬸子入道后的情緒氣團
或許,這個不該被叫做情緒氣團。
“頓悟”,應該是一種更奇妙、更純粹、更加不可捉摸的氣,與普遍可見的人欲相比,頓悟可就太過難得了。
宋辭晚通過天地秤采集過那么多、各種各樣的氣,但是“頓悟”這種氣,卻是她首次獲得。
從前她親眼目睹王亦入道時,沒有獲得過“頓悟”,后來她通過冥冥中的空間引導,隔空以神尊的身份,又一次引導嚴含章入道時,也不曾獲得過“頓悟”。
王亦與嚴含章,雖然都做過落魄書生,但他們其實也都是正正經經讀過書的,是傳統的書生,只是入道艱難,才氣難生。
而眼前的文嬸子與他們相比,看似同樣是通過天降靈光生成才氣,但文嬸子是以畫入道。
她從前也不曾讀過書,或者準確說,她甚至就連大字都不識幾個
一個沒有讀過書的中年女性,只憑借對于繪畫的天賦靈性,以及極致熱愛,還有數十年繪筆不輟的堅持,竟然做到了許許多多讀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頓悟”,是她應得的
靈光天降,仍未斷絕。
天空中,那一顆明亮的朝陽光芒大放,冥冥中在那明亮的日光背后,在云層另一邊的遙遠星空中,更有無數星辰涌動,似山呼海嘯,似巨浪迭起。
一蓬蓬靈光源源不斷地向著小船上的文嬸子身上灌注,這使她識海中的靈臺迅速成型,靈臺之上,才氣閃耀。
從初始的一寸,到三寸、到一尺、到三尺、再到十尺
才氣甚至還在漲,數十年,僅有此一種熱愛,一種堅持,此刻厚積薄發,又豈能輕易斷絕
文嬸子的筆更是停不了。
宋辭晚為她攤開的那幅麻布極長,她在麻布上畫了宋辭晚此刻的形象,畫了大白鵝,接著又畫了她的女兒小妮。
小妮梳著兩個小小的丫髻,靠在半片小船的烏篷上,睜著一雙天真又充滿渴望的眼睛,面對水波,眺望遠方。
誰也不知道當她如此遠眺時,她眺望的究竟是什么,她渴望的又是什么
畫面留白了,唯有這一個人物的形象,鮮活地出現在畫布上,充滿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