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宮門口的侍衛每到冬天守夜時都會喝酒暖身,不喝酒的話,他們的身子是低擋不住冬夜的寒冷,但是現在他們有了熱水袋,守夜的夜晚變暖和了不少。
“頭兒,十殿下真是太聰明了,竟然想出用豬泡做這個熱水袋。”說話的宮門侍衛雙手抱著熱水袋,滿臉的笑容,“這一般人可想不出來。”
常義笑道“可不是么,多虧了十殿下弄出來的熱水袋,讓我們在冬天晚上守夜時暖和了不少。”
“還有棉衣和棉被。”宮門的侍衛說道,“我爹娘身子不太好,每年一到冬天都說冷,晚上睡覺經常冷的睡不著覺,現在有了棉花做的被子,還有熱水袋,我爹娘晚上睡的可香了。”
“棉花的確是個好東西,皇上已經下旨要大范圍種棉花,到時候被子和衣服會越來暖和。”
不止守在宮門口的侍衛們念著趙曜好,禁衛軍和其他軍營里的將士也念著趙曜的好。當然,還有大臣們和百姓們也念著他的好。
棉花和熱水袋這兩個東西,讓大周百姓在今年的冬天過得非常暖和。
趙曜當初不僅讓梁潤把烏孫和西域其他國家的棉花全都買了下來,還買了很多棉花的種子。不過,冬天不適合種植棉花,等到明年四月份開始種植。
買回來的棉花種子,趙曜讓梁潤留下來一半,剩下的一半送給皇帝了。
趙曜還讓梁潤買下不少地,專門用來種植棉花。他又讓梁潤他們每年在西域收買棉花。
宮中所有人穿的棉衣和京城里不少百姓穿的棉衣都是朝廷發放的,并且一文錢不收。
這是趙曜把棉花送給皇帝時的要求。他之所以免費送棉被和棉衣,其實是為了日后的棉花生意做準備。等大家見識到棉花的好處后,不僅會自愿種植棉花,還會心甘情愿地買棉衣和棉被。
等到明年四月份,朝廷就會向百姓發放棉花種子,也一文錢不收。等收棉花時,百姓記得把之前朝廷發放給他們的種子還回來就行了。
因為棉花和熱水袋一事,趙曜在民間的名望又提高了很多。已經有不少百姓認為趙曜是菩薩派到人間的童子,來人間救苦救難。
到了臘月,因為天氣太過寒冷,文德殿閉館,皇子們不用去讀書了。雖然天氣越來越冷,但是趙曜還是經常往外跑。
前段時日,趙曜讓梁昭儀她們把手套做了出來,并且送給賀蓮芳幾副手套。
賀蓮芳年輕時也受了不少傷,并且傷了底子,一到冬天,他的身子就變得不太好,經常臥病在床。但是,今年的冬天因為有了棉衣和熱水袋,他沒有像去年那樣臥病在床。
“你的信。”賀蓮芳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趙曜。
趙曜接過信,再次好奇地問道“二叔,你這位朋友是誰啊”
賀蓮芳還是老回答“你不認識。”
“我不認識,你可以告訴我啊。”
從前段時日開始,趙曜就從賀蓮芳這里收到他朋友寫來的信。每個月,賀蓮芳的這位朋友會寫兩封信給趙曜。
信中寫的并不是大道理,也不是書上的內容,而是民間的事情。
賀蓮芳告訴趙曜,是他叫他的朋友寫信給他,為的就是讓他知道民間的事情,這樣日后他長大去嶺南,能更好地管理和照顧好嶺南的百姓。
趙曜沒有懷疑,并且非常樂意跟賀蓮芳的這位朋友寫信。
賀蓮芳讓趙曜稱呼他這位朋友為“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