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明知道八皇子是什么樣的人,也知道他做過什么事情,為什么不除去他”余海不明白八皇子為什么不除掉四皇子,衛勉同樣也不理解四皇子為什么不除去八皇子。“您不除掉八皇子,八皇子日后一定不會放過您的。”
四皇子自然知道八皇子日后會成為他最大的威脅,不過八皇子現在不是。
“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說。”
“殿下”衛勉不滿地叫道。
四皇子撇了一眼衛勉,算是解釋地說道“趙易有用,現在不能除掉他。”
衛勉聽到這話,微微的愣了愣旋即疑惑又好奇地問道“殿下,八皇子能有什么用”
“他能保護十弟。”四皇子非常不喜八皇子。他覺得八皇子太過陰險卑劣,就像陰溝里的老鼠一樣。但是,他知道八皇子是真心待趙曜的。八皇子是絕對不會讓趙曜出事的。“等我封王去了封地后,十弟一個人留在宮里很危險,趙易會保護他。”
四皇子和八皇子有一個默契,那就是他們都會保護趙曜。不管他們如何看對方不順眼,但是他們暫時都不會對彼此動手,因為他們都在等趙曜平安長大,等趙曜成年封王順利去封地,遠離京城的是是非非。
在趙曜成年封王去封地之前,他們心照不宣地都暗中保護著趙曜。
“殿下,八皇子真的能保護好十殿下嗎”衛勉不相信八皇子。
“他能。”四皇子說著,微微瞇起雙眼,眼底劃過一抹幽深,“如果他不能保護好十弟,那他就沒有留在世上的必要。”
四皇子明知道八皇子是個什么樣的人,但是卻對他這些年所作所為視而不見,就是因為他能保護趙曜。
對四皇子來說,多一個人保護趙曜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他相信自己能保護好趙曜,但是他不能時時刻刻都在趙曜的身邊。等他離開京城,就只能暫時把趙曜的安危交給八皇子。
聽到四皇子這么說,衛勉心里便放心了,沒有再多說這件事情。
四皇子回到蘭淵閣,并沒有回修史館。他現在已經不修史了,去年他被皇帝叫去廷尉府任職。
廷尉掌管大周的刑罰,非常重要。
大周建立后,廷尉府的重要官員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雖然如今廷尉府里有一些出身寒門的官員,但是他們并沒有要職,手中并沒有實權。再者,京城里有太多的權貴,他們看不起出身寒門的官員,出身寒門的官員很難管得住他們。
能管得住京城里的權貴,又能鎮壓住廷尉府官員的只有皇子,而四皇子德高望重,又飽讀詩書和律法,最適合去廷尉府。
四皇子平日里除了喜歡看經史子集和詩詞歌賦,還喜歡看律法。他把前朝和陳朝,還有陳朝以前的王朝的律法研究的非常透徹。
當年,大周建立后,先帝除了請李家建立太學,修復崩壞的禮樂,還讓李家幫忙制定大周的律法。這些年,李家還一直在修繕大周的律法,其中四皇子就出了不少力。
四皇子反對酷刑,但是并不排斥嚴刑。他認為沒有嚴刑,就震懾不住那些十惡不赦的人。當然,刑罰不能一味的嚴厲,也要有仁慈的一面。
去年,皇帝叫四皇子去廷尉府,除了讓他震嚇那些世家子弟子的廷尉府的官員,還要讓他修補大周的律法。
四皇子雖然知道他去廷尉府,會得罪不少世家子弟,但是他不在乎。他和皇帝一樣不喜歡世家,認為世家是壓迫百姓的罪魁禍首。他一直覺得大周是百姓的大周,而不是世家的大周,所以世家必須除去,不然大周日后一定會重蹈前朝或者陳朝的覆轍。
他回蘭淵閣,是尋找有關律法的書籍。他不日后就要去封地,他也要為自己的封地制定新的律法。
而趙曜正在文德殿里讀書,他這段時日正在學習左傳。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肖先生讓趙曜回去后,好好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巧了,趙曜最近收到三叔的信里,三叔也說到這句話,并且問他怎么理解。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國家的大事情,在于祭祀和戰爭。
這句話出自左傳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