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我成年封王去嶺南還有好幾年,你這幾年總不能無所事事吧”趙曜看著鄭謙問道,“你就沒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沒有,不過主公,我可以提前去嶺南,幫你做事。”
“你不能提前去嶺南。”
鄭謙不解地問道“為何”
“在我去嶺南之前,嶺南不能有任何變化,不然等我成年,說不定就去不了嶺南。”趙曜慎重地說道,“嶺南得保持原樣,不能引起朝中任何人的注意,也不能被嶺南周邊的國家察覺到異樣。”
鄭謙明白趙曜的顧忌,點點頭說“主公考慮的是。”
“這樣吧,你趁這幾年四處游歷吧。”在來見鄭謙之前,趙曜已經想好怎么安排他。
“四處游歷”鄭謙一臉驚訝,旋即說道,”主公,我不需要游歷。“
“我讓你四處游歷,不是讓你四處游玩,而是讓你觀察民情。”趙曜勸說道,“有一句話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你覺得你現在學的東西很多,其實只是冰山一角,你只有多出去走走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我不能四處游歷,只能讓你代替我四處看看。”
鄭謙似懂非懂。
“我讓你幫我去民間了解百姓的生活,日后等我去了嶺南,我才能管理好嶺南,才能讓嶺南的百姓過上好日子。”趙曜又說道,“你四處走走看看,然后把你看到的,聽到的都記下來,然后告訴我。”
聽到這里,鄭謙明白趙曜的意思,神色鄭重地點點頭說“好,我去做主公的眼睛,去四處看看。”
趙曜見鄭謙終于理解他的用意,滿意地笑了笑。他旋即又看向鄭誠“你應該在尚方令也學不到什么東西了,你跟鄭謙一起四處游歷吧。“
鄭誠詫異道“我也去嗎”
趙曜微微頷首道“很多好的技術在民間,你應該去看看。再者,你們兄弟一起游歷也有個伴。”
鄭誠看了一眼鄭謙,旋即明白趙曜安排他跟著小弟一起游歷的用心。
“那我跟小弟一起去游歷。”
鄭謙雖不太樂意跟鄭誠一起出去,但是這是趙曜的吩咐,他不得不答應。
“記得一定要多看多聽。”趙曜之所以安排鄭誠他們兄弟倆去游歷,一是為了讓他們代替他看看,二是為了讓他們學習,三室為了讓他們體驗民情,了解百姓。
鄭誠在情感雖然比鄭謙好一些,但是他也是說的好聽點就是心無旁鷺,兩耳不聞窗外事。說的難聽點就是不管百姓死活。他們兄弟二人心中沒有江山社稷,也沒有百姓,只有他們自己的世界。
“主公,我們什么時候出發”鄭誠問道,“過兩日就出發嗎”
趙曜道“過段時間,孟老先生要來京城講學,你們聽了他老人家講學后再走吧。”
鄭誠對孟長策講學不感興趣,他對機關術外的東西都沒有興趣。
鄭謙倒是想聽聽,因為太學的先生和學子都說孟長策是當世的圣人。他沒有見過圣人,想見見,也想和圣人切磋下。
“對了,你們第一站就去梁州吧,順便去看看你們的大哥。”
如果可以,他真的想自己去梁州,看看四哥他們。等等,說不定可以,不知道四哥有沒有寫信給父皇,讓父皇答應他去梁州。如果父皇答應,那他就可以和鄭謙他們一起去梁州。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