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皇帝訓斥太子殿下的第二天,早朝上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擁護代王的某個大臣向皇帝參奏大司農丞張南貪墨。他這話一說出口,就在朝堂中掀起軒然大波。
某個大臣詳細地例舉出張南貪墨的一條條罪狀,并且還給出了強有力的證據。
大司農丞張南忙跪下來向皇帝叫冤叫屈,說某個大臣故意栽贓陷害。
支持太子的其他大臣紛紛懟某個大臣,說他血口噴人什么的。
擁護代王的大臣自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的同伴被太子的人欺負,他們罵太子的人狡辯,還罵他們經常利用職權行貪贓枉法之事。又說太子殿下仗著自己是儲君的身份,經常在私底下貪墨進貢之物。
他們當然不會放過鎮國公,說鎮國公利用他的身份,也利用他是太子殿下的親舅舅的身份,經常受賄。不僅如此,他們一家人還四處斂財,搶占土地,弄得百姓苦不堪言。還說鎮國公府的家奴仗勢欺人。
太子的人聽代王的人越說越過分,也憤怒地說出代王仗著自己的身份,不僅貪污受賄,還在軍中買官賣官。還指責代王在他的封地招收士兵,私下里還鍛造兵器。說代王居心叵測,要行謀逆之事。
雙方的人互不相讓,什么罪名都按在對方的頭上,也不管是不是真的。然后,吵著吵著就互相對罵了起來。
于是,代王的人和太子的人又一次地像潑婦罵街一樣在朝堂上爭吵了起來。他們一個個吵得臉紅脖子粗、一個個吐沫橫飛、一個個擼起袖子,表情兇狠,仿佛下一刻就要打起來。
打起來是不敢打的,畢竟這不是菜市口。
雙方的大臣吵得非常激烈,完全忘了他們現在在朝堂上。
皇帝坐在龍椅上,右手撐著臉,饒有興味地看著底下吵得不可交的大臣們。
孫奎再次見識到大臣們吵架的場面,表情非常無語,瘋狂地在心里吐槽這些大臣是不是忘了他們還在上早朝啊他們是不是忘了他們的身份啊他們是不是嫌命長,又在皇上的面前吵了起來。
大臣們吵就算了,怎么連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也爭執了起來
原本一開始,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都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但是,當他們聽到對方的大臣各種污蔑他們的時候,他們就忍不住了,開始冷嘲熱諷對方,然后沒有任何意外地吵了起來。
當然,他們沒有像大臣們那樣吵得厲害,只是陰陽怪氣對方。
鎮國公原本不打算吵的,但是他被宣平侯指著鼻子罵,總不能不還嘴吧。然后,他便和宣平侯吵了起來。別看鎮國公平時一副儒雅的模樣,但是罵起人來沒有半點風雅。
宣平侯看起來比鎮國公粗魯,但是他罵不過鎮國公。
何相和沈虎他們一群人站在一邊,津津有味地看著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他們吵架。如果這里不是朝堂,他們很想為他們吶喊助威,讓他們吵得更兇點。
孫奎見大臣們吵得越來越厲害,并且沒有停下來的趨勢。他小心翼翼地詢問皇帝“皇上,不阻止他們嗎”
皇帝笑瞇瞇地說道“朕無聊的很,讓他們吵。”
孫奎聽到這話,心頭一寒,頭皮微微發麻。他趕緊閉上嘴,一句話不敢說了。他重新把目光投向還在爭吵的大臣們,在心里同情了他們一番。
吵了一會兒,大臣們忽然感覺到一股危險的視線。這如芒在背的視線讓他們的后背升起一抹寒意,緊接著頭發開始發麻。
就在這個時候,大臣們不覺地停了下來,然后一個個臉色變得蒼白,眼里一片驚恐。不知道是誰帶頭跪了下來,接著其他人也全部跪了下來。
他們跪趴在地上,臉色蒼白,眼中一片驚悚,額頭上和面上布滿了冷汗,身子微微發抖。
就連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的后背也冒出一片冷汗。
大臣們忙請罪“皇上恕罪”
太子和代王“父皇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