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嶺南那邊有很多果子,并且非常好吃。這些果子是京城從來沒有過的。趙曜得知后,饞死了,可惜他吃不到。
嶺南離京城太遠了,如果把果子從嶺南運到京城,還沒有到京城,便在中途就壞掉了。如果八百里加急的話,那么送到京城的果子不會壞,但是會累壞送果子的官員。再說,這代價太大了,不適合這么做。
趙曜原本想著在京城或者江南種嶺南的果子,結果沒有一個成功種活,這才讓他徹底放棄把嶺南的果子移植到其他地方。
嶺南那邊的果子的種類有很多,很多果子和安南國、扶南、柔佛國等國家的果子重復了,把嶺南的果子賣給這些國家的想法是行不通了。不過,梁嬪幫趙曜出了個主意,可以把嶺南的果子做成果脯,然后賣到京城或者西域。
趙曜覺得這個主意好,果子做成果脯或者蜜餞的話,容易保存,不容易壞。于是,就讓嶺南那邊的人教導當地人怎么做果脯和蜜餞。
其實,趙曜還想到一個好東西,那就是果子罐頭。夢里趙耀那個世界,不僅有各種好吃的水果罐頭,還有多種多樣的肉罐頭。可惜,大周沒有技術能讓果子和肉不腐壞。
他想著等他去了嶺南,他再好好地琢磨怎么做果子罐頭和肉罐頭。
嶺南的果子雖然不能運到京城來賣,但是那邊的藥材倒是可以送到京城或者其他地方賣。
梁家已經派人去嶺南做生意了,他們不僅把嶺南的藥材、糧食、果干等東西運到各地去賣,還把當地人的布料和刺繡拿去賣。
嶺南的布料和刺繡雖沒有京城或者江南的精致,但是卻另有特色。其他地方的人沒見過嶺南這種別有風味的刺繡,覺得很是新鮮,很喜歡。
還有,嶺南的香料也非常豐富。在京城和江南非常受歡迎,在西域也非常風靡。
梁家悄悄摸摸地在嶺南做生意,不僅賺了不少錢,還帶動了嶺南的生意。
梁潤還親自去了一趟嶺南,然后回來告訴趙曜,嶺南是一個好地方,有太多好東西。他們去嶺南做生意,真的是撿到寶了。
為此,梁家派了一支人在嶺南定居做生意。
在梁家去嶺南之前,沒有什么人在嶺南做大生意。嶺南的生意都是小商販之間的。他們不是做不了大生意的,而是不能做。他們都是有罪之人,是沒有資格做大生意的。還有,他們一生都不能出嶺南。如果他們私自逃出嶺南,是重罪,很有可能被砍頭的。
嶺南的百姓不能隨意出嶺南的規定,是自古以來就定下來的,并不是大周的規定。在前朝,前前朝,甚至更早就有這樣的一條律法。當年先帝制定大周律法的時候,大部分都采用了前朝的律法,其中關于嶺南的律法,一條沒變地沿用了下來。
除了不能出嶺南,他們還不能做官。當然,如果有特殊情況,可以讓他們做官,但是他們也只能在嶺南做官,不能在其他地方當官。還有,他們一生都會被當做罪犯,因為他們是罪犯的后代。
自古以來,流放到嶺南的人都是犯了重罪。即使他們的后代是無辜的,但是也會被冠上罪名。
趙曜覺得這點對嶺南的百姓來說太不公平了。他們的長輩犯了罪,關他們什么事,他們為什么也要被當做罪犯對待。
“等我去了,我一定要把嶺南那邊的律法改了。”趙曜吃完一瓣香瓜,拿起另一瓣香瓜,低頭快速地啃了起來。
親王是有權利更改自己封地的任何東西,這其中包括律法。
“那你現在可以找人草擬律法了。”賀蓮芳不太喜歡吃小香瓜,對他來說太甜了。“這樣等你去了嶺南,就可以立馬頒布新的律法。”
“是哦,那是得現在弄了。”趙曜顧不上吃小香瓜了,他苦著小臉說,“我身邊沒有熟知律法的人啊。”
“你可以請你三叔幫忙。”賀蓮芳賣隊友賣的非常痛快,“他熟知前朝,甚至前前朝的律法。”
“是嗎”趙曜聞言,一雙眼變得亮晶晶的,旋即他想到另外一件事情,問道,“三叔知道嶺南的律法嗎”
“他熟知前朝的律法,你說他知不知道嶺南的律法”
“抱歉,我問了一個非常愚蠢的問題。”趙曜趕緊把手中剩下的小香瓜吃完,急吼吼地說道,“那我馬上寫信給三叔,讓他幫我修改嶺南的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