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老先生離開京城的那一天,皇帝率領著文武百官送他出了城門。皇帝又以學子的身份向孟老先生送別,并再三感激孟老先生。
臨走前,孟老先生非常鄭重地向皇帝行禮,并贈送皇帝一首詩。詩的內容,就是稱贊皇帝是明君。
皇帝與孟老先生道別的畫面被不少畫家畫了下來,并且流傳到后世,成為一段佳話。當然,這是后話。
孟老先生走的時候,京城的學子們一直跟隨著。他們要跟去梁州,繼續聽孟老先生講學。
這段時間,京城因為孟老先生的講學變得十分熱鬧。如今,孟老先生離開,京城一下子變得非常冷清,這讓京城的老百姓有些不習慣。這些天,他們已經習慣在大街上看到學子們。
不過,孟老先生的離開,對朝中大臣們來說沒有什么影響。也可以說,他們對孟老先生的離開并不在意。
當然,對于孟老先生來京城講學一事,他們還得做做樣子感慨下。不少大臣特意寫了詩詞或者文章,歌頌孟老先生無私的講學。
皇帝沒有功夫寫,就看大臣們寫的詩詞和文章。寫的好的,他不僅夸贊,還獎賞了些東西。
趙曜感嘆,論做面子功夫,還是父皇會玩。孟老先生的離開對他來說,還是有些影響的,因為他看不成熱鬧了。
孟老先生在講學期間,京城里發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趙曜還特此跑去看熱鬧。別的熱鬧不說,就說太子哥哥的熱鬧,挺好看的。如今孟老先生不在了,趙曜覺得他日常生活少了些樂趣。
趙曜還發現一件事情,孟老先生離開后,京城里的氣氛變得更微妙了。等到袁家兩位嫡子的尸首送回京城,京城的氣氛忽然變得非常平靜。
“殿下,時候不早了,您該去休息了。”同喜見天色不早了,忙提醒趙曜道,“您明天一早還要跟著八殿下去靖陽侯府祭奠,趕快睡吧。”
雖然袁家暗地里勾結匈奴,但是明面上袁家還是靖陽侯府,還是開國功臣之一。袁家痛失兩位嫡子,于情于理皇室都要派人去吊喪。
皇帝是不可能去吊喪的,他派太子殿下去。其他皇子自然也要去。
趙曜沒有停下手中的動作,“等我把這寫完。”
“殿下,您明天繼續寫也不遲啊。”
“還差一點,再等我一會兒。”趙曜趕緊加快速度把剩下沒寫完的寫完。一刻后,他這才寫完。剛才寫的太快太急,寫的手腕都酸了。同喜見狀,忙走過來給他揉手腕。
“殿下,您急什么,明天寫也來得及啊。”同喜低著頭,認真地給趙曜按摩手腕,沒有抬頭好奇地看趙曜剛寫完的東西。
“明天要給二叔,今晚必須得寫完。”
“殿下,好些了嗎”
“行了,好多了。”趙曜活動了下手腕,旋即站起身,舉起雙手伸了個懶腰,“累死我了,待會要好好的泡個澡。”
“對了,殿下,余海剛剛過來跟奴婢說,讓我們不要準備祭奠的東西,他們幫忙準備了。”
“還是八哥貼心。”趙曜說完,臉色的笑容驟然消失,接著神情變得沉凝起來,發出一聲感慨,“風雨欲來啊。”
“殿下,什么風雨啊”
趙曜意味深長地說道“暴風雨。”這幾日,京城突然之間變得非常寧靜,靜的非常不可思議,仿佛在醞釀著一場暴風雨。
同喜沒聽明白,以為是字面上的意思。
“那明天去吊喪的時候得帶上雨傘啊。”
趙曜“”
他頗為無奈地看了一眼同喜,旋即沒好氣地說道“我說的是腥風血雨。”
同喜一聽“腥風血雨”這個詞,立馬就明白了,清秀的小臉上露出方才與趙曜一模一樣的凝重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