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里有多少錢,朕不知道么。”皇帝又指著大司農罵道,“你還是個貔貅,只進不出。”
“皇上,這幾年好不容易有點錢,您可不能亂花。”大司農可不想讓國庫的錢再次變少,花錢容易,賺錢難啊,幸好有十殿下在,不然國庫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填滿錢。“這運河不知道要修幾年,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幸好有十殿下幫忙賺錢,十殿下真是大周的財神爺啊。”
“皇上,臣覺得茶稅該加一加了。”劉太師忽然提議道。
“加茶稅”皇帝面露疑惑地問道,“好端端的加茶稅做什么”
何相支持劉太師的提議,“皇上,當初為了鼓勵百姓種茶,朝廷把茶稅定的不高。如今茶葉種植地越來越多,茶葉也變得越來越賺錢,茶商們一個個富得流油,是時候提高茶稅了。”
大司農立馬點頭贊同“對對對,是時候提高茶稅了。”增加茶稅,國庫又有一大筆錢進賬。
皇帝倒是沒有想到這件事情,現在聽劉太師他們這么說,也覺得該加茶稅了。
“你們覺得加多少”
“茶稅要比農稅高。”
關于增加茶稅一事,皇帝讓大司農和劉太師他們擬一個章程出來,然后在早朝上討論。
皇帝讓他們在這幾天內擬出來,必須趕在趙曜做出新茶之前搞定增加茶稅一事。
大司農他們的動作很快,兩天內就擬定好增加茶稅一事的章程。之后,就在早朝上提了出來。
世家的大臣們自然不愿意茶稅增加,畢竟這幾年他們靠茶葉賺了不少錢。如果提高茶稅,會讓他們少賺不少錢。
其他大臣支持增加茶稅,因為這些年來,茶葉真的是越來越賺錢。
皇帝聽大臣們討論了一會兒后,便下旨增加茶稅。
很快,茶稅提高的旨意頒布了下去,惹得茶商們叫苦連天。
茶商們心里清楚茶稅不可能一直不變,也不可能一直這么低,但是忽然增加茶稅,他們心里還是很難接受的。不過,他們不接受,也得接受。
遠在長沙府的趙曜得知茶稅增加一事后,心里并不意外,畢竟茶稅是朝廷最重要的收入之一,不可能一層不變。
在長沙府做出新茶后,趙曜便回到京城。他今年做出來的新茶叫君山毛尖,一如既往地深受茶客們喜歡和追捧。
趙曜每年做出來的新茶都不會讓茶客們失望,所以茶客們稱呼他為“茶神”。
自從趙曜做出君山毛尖后,大司農每天都笑盈盈的。除了何相他們幾個心腹,朝中大臣中只有大司農最喜歡,最待見趙曜。
對大司農來說,趙曜就是大周的財神爺。如果可以,大司農真的想把趙曜供奉起來。
“十殿下,您什么時候再做新茶啊”
“大司農,我不是已經做出新茶了么。”
“十殿下,您不打算在中秋節前再做出一個新茶嗎”大司農想著再過幾個月十殿下就要封王去封地,他得在十殿下去封地之前,請十殿下再做出一個新茶,讓朝廷再狠狠地賺一筆錢。
“不打算了,今年已經做出新茶了,我不會再做新茶了。”趙曜每年只會做一種新茶,不會多做。新茶要是多做,就會變得不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