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皇帝替何相開口了,“你覺得不適合用它。”
“臣并不認為三省六部制不適合大周,而是忽然改革官制,會引起一些麻煩,甚至動亂。”何相自然能看出來“三省六部制”的好處,但是突然廢棄以前一直沿用的官制,改用“三省六部制”,會讓人有很多居心叵測的猜疑。
劉太師不贊成何相的話,他一向都是實用主義。
“三省六部制比現在的官制好用,那就舍棄現在的官制,改用三省六部制。”劉太師有時候就覺得何相想太多,明明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何相總是想的非常復雜。“皇上還年輕,現在改用三省六部制還來得及。”
“話不是這么說,如果大周剛建立的時候,就用三省六部制,沒有任何問題。可如今”何相覺得現在大周的官員已經徹底熟悉大周的官制,忽然改變官制,官員們又要重新學習,在熟悉新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不熟悉做錯事情來。“現在的官制雖沒有三省六部制好,但是并沒有問題。”
劉太師皺眉看向何相,語氣犀利地問道“你真的覺得現在的官制沒有任何問題”
被劉太師這么問,何相噎住了。因為他心里清楚現在的官制有很多不足。
“如果因為改革官制麻煩,就放棄這么好用的三省六部制,你真的覺得對嗎”劉太師的神色非常嚴肅,“改革官制只會麻煩一段時間,但是它發揮的作用卻是源遠流長的。可如果繼續沿用現在的官制,那么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多,最后會出現冗官的情形。”劉太師早就看出來現在用的官制有很多的問題,但是他想不到更好的官制取代。如今,漢王殿下想出好的官制,那為什么不用
何相被劉太師質問的啞口無言。因為他無法反駁。
大司農支持劉太師,道“臣覺得劉太師言之有理。”如果改用“三省六部制”,那他這個大司農就變成了戶部尚書,到時候他只需要操勞戶部的事情就行了,不需要煩心戶部以外的事情。“臣覺得三省六部制不僅把官職明確的一清二楚,還精簡了很多現在一些沒必要存在的官職。”
劉太師突然鄭重地向皇帝行禮”皇上,臣覺得可以改用漢王殿下提出來的三省六部制,而且這事宜早不宜遲。“
大司農緊跟著行禮“臣附議。“
何相沒有說話。
皇帝望向默不作聲的何相“何相,意下如何”
何相知道皇帝心里早就做好了決定,要改用三省六部制。他心里清楚他再說什么,皇帝也不會聽。
“臣也附議。”何相就算想要反對,但是他反對的底氣不足,因為他也覺得三省六部制好。
“那這段時日你們忙一些,等年后就改用三省六部制。”皇帝驀地想到內閣制,他指著劉太師他們說道,“朕要建內閣,你們給朕擬一份內閣名單。”小十這個臭小子終于做了一件大好事,有了內閣,日后他能輕松不少,最起碼不用現在這樣天天有批閱不完的奏折。“對了,你們三個和老薛在名單里。”
何相他們聽見自己在內閣的名單里,并不感到意外。
“皇上,您的內閣需要多少人”劉太師每次都能抓住關鍵的地方,“五個人,八個人,還是十個人”
“十個人吧。”皇帝心想人越多,他就能少干些事情。
何相和劉太師他們猜到了皇帝會這么說,心里滿是無奈。
“皇上,十個人是不是太多了”
劉太師毫不客氣地說道“皇上,您就算想要偷懶,也不能一開始給內閣設立十個人,這樣日后還怎么加人。”
大司農沒有說話。因為他覺得內閣人多不多,跟他沒有什么關系。他只要操心他日后戶部的事情就夠了。
皇帝的小心思被看穿,他也不尷尬。
“那你們說幾個人”
何相沉思了一會兒說“先五個人吧。”
劉太師贊同地點了點頭。
“五個人”皇帝難以置信地伸出一只手,“五個人是不是太少了”
劉太師嘲諷道“要不五十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