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把楚王從宗正寺的死牢里接出來后,漢王殿下沒有再在朝堂上跟魏王殿下大吵大鬧。
看戲的大臣們覺得可惜,因為沒有好戲看了。想要拯救李家的大臣們卻心急了,他們心里清楚,在這世上唯一能救李家的人,只有漢王殿下。如果漢王殿下放棄救李家滿門,那李家真的要被滅族了。
不少官員想去求趙曜繼續想法子救李家滿門,但他們不敢擅自去找漢王殿下,因為漢王府就在魏王府隔壁。如果讓魏王殿下得知他們去找漢王殿下幫忙,只怕會惹得魏王殿下大怒,屆時恐怕就連漢王殿下也救不了李家滿門。
漢王殿下不再為李家滿門向魏王求情,朝中其他人更不敢為李家開口,于是李家一事就在朝堂上消失的一干二凈。
這兩日,朝廷中不少大臣覺得國不可一日無君,勸諫魏王殿下早日登基。當然,提出讓魏王殿下登基的大臣是支持他的官員們。
如今朝廷中的大臣,大部分都是支持魏王的官員。小部分是之前的中立派,也就是只對皇帝忠心耿耿的大臣,這些官員以何相和劉太師他們為首。
何相和劉太師他們沒有開口贊同,但也沒有反對。
魏王自然反駁了這個提議,說大周并不是沒有君王,皇帝還在。他要等皇帝醒來。
沒過幾日,大臣們又提出讓魏王登基,魏王再次拒絕。大臣們不死心,跪在紫宸殿的門口,苦苦哀求魏王登基。
魏王實在沒辦法,只好暫時同意做皇帝,但是不正式登基。等皇帝醒了,他會立馬恢復親王的身份。
官員們覺得暫代皇帝不好,繼續懇求魏王正式登基,但魏王不同意。沒辦法,大臣們只好同意魏王的這個請求,請他暫做皇帝。不過,即使暫做皇帝,也要選個吉日登基。魏王同意了。
太史令很快就選好了吉日,下個月中旬是今年一年中最好的吉日。
魏王覺得自己只是暫代,所以登基一事不需要大辦特辦,簡簡單單地辦一下就算了。
對于魏王的這種做法,支持他的大臣覺得這是他的孝心。保持中立的大臣則認為魏王這么做不過是權宜之計,等一兩年,皇帝還沒有清醒過來,他便會順理成章地正式登基,屆時一定會舉辦隆重盛大的登基儀式。
百姓們則不管魏王殿下是不是暫代皇帝。在他們眼里,只要魏王登基了,那他就是皇帝。對他們來說,誰做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會不會是好皇帝。當然,京城的大多數百姓,心里還是希望漢王殿下能當皇帝。
不提前些年漢王殿下做的東西和事情,就說這幾年漢王殿下在嶺南做的事情。沼澤府原本是一個貧窮偏僻的破地方,但自從漢王殿下去了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得非常富裕繁華,如今更是超過了揚州。
他們有不少親戚和朋友去沼澤府做生意,都賺的盆滿缽滿,都定居在沼澤府,舍不得回來。
如果是漢王殿下做皇帝,那他們的日子會變得更好,說不定會跟沼澤府的百姓一樣。
趙曜并不知道京城有不少百姓支持他當皇帝。就算知道,他也不會在意。如今,他正準備拿著絕世大寶貝送給魏王,幫李家求情。
楚王見趙曜手里抱著一個錦盒,面露疑惑地問道:“你手里拿的什么?”
趙曜拍了拍懷中的錦盒,意味深長地對楚王笑了笑:“一個能救李家滿門的好寶貝。”
楚王聽后,微微一愣,旋即好奇地問道:“什么寶貝?”這些時日,趙曜沒有開口提過救李家滿門一事,楚王以為他放棄了,沒想到他心里一直記掛著。
“絕世寶貝。”趙曜信誓旦旦地對楚王說道,“四哥,你放心,這寶貝一定能救李家滿門。”
“十弟,如果不行,那就算了。”楚王并不想趙曜為難,更不想趙曜與魏王鬧翻。
“四哥,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趙曜滿臉自信地說道,“我這就去見八哥。”
魏王并不在魏王府,而是在紫宸殿的東暖閣里跟何相他們商議政事。
正言間,孫豆豆走了進來,湊到魏王的身邊,小聲地說道:“殿下,漢王殿下求見。”
“讓他進來。”
須臾后,趙曜抱著一個錦盒走了進來,見何相跟劉太師他們在,客客氣氣地跟他們打了一聲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