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你如今也是八哥的母后,該關心的時候,還得關心。”趙曜一臉認真地說道,“該說的時候,也得說說他。”
“好。”太后心里有分寸,什么時候該關心永安帝,什么時候該說教永安帝,她拿捏的準。
趙曜又叮囑了一些事情,太后都一一記下了。
“八哥之前讓你做太后,我還以為你不會答應。”畢竟梁嬪不是魏王的親生母親。
“皇上想要我做他的母親,我怎么能拒絕?”這是梁嬪答應做太后的其中一個原因。“再說,皇上是我從小看到他,他在我心中跟你差不多。”
“你做太后,跟父皇變成真正的夫妻,挺好的。”這就是趙曜同意永安帝封梁嬪為太后的原因。
太后沒想到趙曜會說出這番話。她微微地笑了笑:“這樣是挺好的。”
“對了,還有李家的事情,你不要管。”李家人被趙曜救出后,并沒有回太學繼續教書。永安帝登基后,也沒有下旨讓他們回太學。李家人知道永安帝不喜他們,準備回老家。
太后疑惑地問道:“李家怎么了?”
“他們要回老家了,應該會繼續教書和編書或者修書。”趙曜親自給太后倒了一杯熱茶,“我原本打算帶一些李家人去沼澤府,讓他們去沼澤府繼續教書育人。”
“讓李家人去沼澤府教書是件好事。”
“是好事,但是我想了想,還是決定不帶他們去。”把李家人帶去沼澤府,一能讓他們在沼澤府教導學生,提升沼澤府的文風。二能保護他們。
太后不解地問道:“為什么不帶他們去?”
“八哥雖放了李家人,但心里對李家還是有些芥蒂的。我要是把李家人和四哥都帶走,對李家人來說不是一件好事。”趙曜道,“讓李家人留在八哥的眼皮子底下,相反會安全些。”
太后微微頷首道:“你思慮的對。”
“近日,大臣們都在建議八哥納妃,八哥沒有理睬,不過以那些大臣們的脾性,說不定會找你,讓你勸八哥納妃。”趙曜道,“你不要答應,也不要在八哥面前提此事。”
太后聽了,微微蹙眉,面上露出不解的神色。
“為何?皇上不打算納妃?”
“我看八哥的意思,暫時沒有納妃的打算。”趙曜又說,“這些年,八哥身邊只有八嫂一個人,沒有其他女子。從這點就能看出來,八哥和我一樣不近女色。”
“皇上不提,我就不說。”
趙曜又跟太后說了一會兒話,這才回到殿里。
離午時還早,趙曜就在偏殿里睡了一會兒。等到午時,永安帝過來和他們一起用午膳。
用完午膳,趙曜陪著永安帝去御花園散步消食。兄弟倆散步的時候,順便說了些朝堂的正事。
說完正事,趙曜便出宮了,準備回沼澤府的事宜。回沼澤府的行李,早在前幾日都收拾好了。如今就剩下小東西。
等到晚上,趙曜帶著楚王悄悄地離開了京城,沒有驚動任何人。等到第二日,文武百官和京城的百姓們才知道漢王殿下已經離開京城。
他們沒想到深受隆恩的漢王殿下,竟然真的離開京城,回沼澤府!不少大臣覺得趙曜太過愚蠢,放著滔天的權勢不要,跑回嶺南做一個閑散的王爺。
對趙曜來說,京城的權勢和榮華富貴真的不算什么。在嶺南,他是土皇帝,一手遮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還有,他在嶺南賺的錢,幾輩子都用不完。最重要的是他在嶺南沒有人管,而在京城天天被人盯著,一點也不自由。
一些時日后,趙曜一行人便抵達了沼澤府。
回到沼澤府,趙曜沒有急著去見賀蓮芳,而是先帶著楚王好好地逛了逛沼澤府。
沼澤府的繁華、整潔、漂亮讓楚王十分震驚。在來沼澤府之前,他聽說過不少關于沼澤府的事情,也知道沼澤府的變化,但當親眼看到時,還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他覺得揚州和京城加起來也比不上沼澤府。
幾年前,沼澤府還是個偏僻落后的小地方,如今變成繁榮昌盛的港口州府,而且還是大周第一的港口。
每日來沼澤府的商船,成千上萬艘。來沼澤府做生意的外邦人也絡繹不絕。走在沼澤府任意一條街道上,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外邦人,他們說著蹩腳的大周官話與人做生意。他們守著大周的律法和規矩,老老實實地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