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中,男子深深地一揖。
“在下姓黃,浙江寧波府人,今歲新科進士,授寧國府推官。到寧國府后,發現原來的推官還在任上,吏部遂糾錯,又命我去松江府任推官。我和家仆從運河下船,剛過同里,就遇了劫匪。”
韓希孟聞言,陡生唏噓。
原來此人竟是要去自己的故鄉松江赴任,他這個松江的官,和自己這個松江的民,如今皆困于匪窩中。蘇松一帶的匪患,好生猖狂。
韓希孟又繼續問道“先生疑心的仇家,可有名號”
黃先生口吻平靜地道出原委。
他的仇家,叫沈同和。此人也是今歲進京赴考的舉子,在京中花重金買通禮部吏員,得以與親家趙鳴陽在同一個號舍應考。
趙鳴陽學識文采都算上乘,自己作完文章,又代沈同和寫,讓他抄了。不想,沈竟然拿了會元。
當日在禮部貢院,有些考生便知曉此事,只因那沈同和的父親官至河南巡撫,考生們不敢得罪沈家。
黃先生卻認為,官家子弟,公然舞弊,置大明國法于何地如此欺世盜名之徒,怎可入仕為官。他便在放榜之日,拿泥巴去糊了沈同和的名字,請求有司徹查。禮部對其單獨復試核驗,發現果然只是個淺通文墨之人,又得趙鳴陽招供,朝廷遂將二人發配戍邊。
韓希孟聽完,心道,這黃先生,明明已高中進士,同場考生的舞弊,并不影響他個人求得功名與官職,他卻還是不畏權貴,要將公道拿出來辯個分明,這番脾氣,倒與自己已故的父親很像。
一旁搭著蚊帳的鄭海珠,作為穿越者,也免不了暗暗吐槽。
大明朝的官員,果然一茬比一茬奇葩。吏部給進士授官,竟會連上任的府縣都搞錯。然后,高官的兒子科考作弊,高官竟能二話不說就找黑道把舉報者做掉。
尸位素餐也好,有恃無恐也罷,吏治都已一塌糊涂,怪不得,再過不到三十年,大明就完蛋了。
只聽韓希孟越發恭敬地問道“小女子可否請教先生大名”
“名尊素,字真長。”
什么
鄭海珠大吃一驚。好在黑暗掩飾了她的神情。
黃尊素那不就是,明末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的父親,東林黨七君子之一
如果沒記錯歷史的話,他會在十年后的天啟末年,因觸犯大閹魏忠賢而被捕入詔獄,自盡于獄中,死的時候不過四十出頭。
浙江余姚,如今還有隱于一大片梅園中的黃尊素墓地。
萬歷末年的進士,寧波府人,初授寧國推官,不太常見的名字,沉厚的嗓音不老也不太年輕所有信息都能對上,眼前此人,應該就是歷史上的黃尊素。
一年前,穿越來的鄭海珠逐漸適應自己的身份、并開始實施自己的謀生計劃后,松江名媛、后世所敬仰的“顧繡”創始人韓希孟,是她主動找到的第一位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