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珠聞言,暗暗喝彩。
她作為稍有上帝視角的穿越者,只大致有印象,歷史上的黃尊素,作為東林七君子之一,觀點并不極端,手段并不狠戾,后來成為天啟年間的重臣后,不但沒有熱衷黨爭,還努力協調、緩和東林黨與其他黨派的關系。
現下看來,格局氣度上乘的男子,呈現的觀念成熟,是滲透在方方面面的,不只是官場,還包括藝術修養,以及看待女性的態度。
然而贊賞歸贊賞,明面上,鄭海珠當然已看出,姚氏神色的微妙變化。
鄭海珠深知做人的規矩,絕不可當著姚氏的面,與黃尊素暢快地談笑風生,尤其當人家夫婦在文藝評論上觀點相左之時。
她于是麻利地從另一個包袱中,取出一疊裁成小條的葉榭筘布,交給黃宗炎的乳母,一面恭敬地向姚氏道“奶奶,這是我們松江頂有名的棉布之一,雖遠不能與蘇繡杭錦比華美,卻極為柔軟吸汗,此地人都愛用它做里衣,給小囝做尿sui布,也極好。”
姚氏見鄭海珠知趣地轉了話題,眼里的霜色遂也褪去,客氣地贊兩句,當下就讓乳母給嬰兒墊上一張葉榭筘布試了,又問黃尊素“老爺今日可還要回府衙”
黃尊素捏捏兒子粉白可愛的小拳頭,道聲“自是還要去的,現下便走”。
“哦,”姚氏的語氣忽地又顯了誠摯熱意,“鄭姑娘務必吃了午膳再走,我正好與姑娘討教討教女紅。”
這日晚間,黃尊素下值回府,在飯桌上看到一道魚肚湯。
黃魚肚、黃魚鲞都是寧波府的特產,若和海里捕回的新鮮大黃魚一起熬煮,便是令江南無數饕餮客為之傾倒的“三黃湯”。
但今日這道黃魚肚湯里燉的,卻是松江府練塘鎮的一味時令蔬菜茭白。
黃尊素喝了一口湯,贊道“沒想到,以海味煮河塘野蔬,別有一番淳美。這個茭白,在蘇松一帶,被稱為水八仙之一,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又問妻子“此湯,中午可請鄭姑娘嘗了
坐在對面的姚氏,挑了一塊最完整的黃魚肚,放到大兒子黃宗羲的碗里,淡淡回答“嘗了,鄭姑娘喝得還不少。人家是貴客,自然要用好湯款待的。”
黃尊素渾未察覺妻子的譏誚口吻,饒有興致地喚著大兒子的乳名“麟兒,來說與阿爺聽聽,今日先生教了什么”
剛滿六歲的黃宗羲,忙放下筷子,回答道“仍是教的增廣賢文,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
黃尊素笑道“哦,這一句。那麟兒說說看,此句怎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