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城內。
已經回客棧換過衣服的鄭海珠,與吳邦德從后門出去,繞了一條巷子,才叫了個車把式,趕到靖國將軍府。
朱以派正在偏西的日頭里,與郭氏一道,給兩匹愛馬拌豆餅。
抬頭時,卻見府里的管家帶著鄭海珠和吳邦德,快步而來。
“家主,這位鄭姑娘說有急事稟報,小的就直接帶他們進來了。”
朱以派詫異地看著鄭海珠“何事”
鄭海珠開門見山道“不瞞小殿下,我此行想來找礦脈,故而先讓伙計去柴炭山打過前站。我家伙計說,此前看到炭工運炭時,都是用的大竹筐,架在騾身兩側更好安置。可今日我們遇到的這一戶炭工,卻用麻袋裝。今日并非雨天,為何如此想來是遮掩里頭的鐵器。若只是裝些損壞的鐵鍬之類來修,光明正大地露出來就行。更何況今日這戶炭工,疑似聞香教眾。所以,草民猜測,里頭是兵刃。”
朱以派聞言,頗為吃驚,眉毛擰了起來。
鄭海珠繼續道“我們怕對方起疑,沒有一路跟著那叔侄倆,他們是不是中途在某處卸下過兵刃,我們并不曉得。若沒有,那就更不對了,直接將鐵家伙們送進王府,這是要做什么”
朱以派面色一凜,側頭問管家“這個月我們府的炭,你是不是都去王府領的”
“回家主,是的。”
朱以派略略思忖,對鄭海珠道“有勞鄭姑娘與吳掌柜,隨我去看看。”
吳邦德稟道“小殿下,草民可否只在左近盯著,不進去。而鄭姑娘,也最好扮作貴府小廝的模樣。”
朱以派點頭“有理,若他們真有鬼名堂,柴炭院里定有內奸,恐認出你們。”
一旁的郭氏,忙指派丫鬟去帶鄭海珠去換了身將軍府長隨的靛藍袍子。
此際暮色將起,晦暗愈濃,鄭海珠與朱以派的兩個侍衛一起,跟在朱以派身后,外人看去,就與普通小廝無異。
魯王府的柴炭院,在王宮東側的仰圣門內,因同時也向兗州的三座郡王府、兩座靖國將軍府發送柴炭,規模比尋常府衙還大,一排倉房前,有片寬敞的院子。
上午往各府發柴炭,下午從炭戶手中收柴炭。
到了這酉初時分,仆工們迎來一天里最輕松的時刻。
等著膳房送饅頭面條過來前,幾個年輕人就在場院上蹴鞠放松。
突然,隨著一聲“靖國將軍到”,朱以派怒氣沖沖地踏進院來。
他一腳踹倒支棱著球網的竹竿,怒道“踢個屁,一幫拿我朱家的錢、不好好干活的混賬”
幾個仆工立時噤若寒蟬,紛紛跪下,不敢出聲。
左側的一間屋子里急慌慌跑出來個小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