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思齊附和道“沒有本事掏了蛇窩,卻不把地頭蛇放在眼里,是江湖上最忌諱的。”
鄭海珠扭頭,湊到弦窗邊,望著漸漸清晰起來的北港,喃喃道“掏蛇窩做什么,我們不必自詡金麟,我們可以和地頭蛇聯合起來,收拾洋老鼠。”
臺灣的北港,就是俗稱的“舊港”、“笨港”,如今的臺北到基隆一帶。
四十多年前,潮州人林鳳,拉起人馬、以海貿起家,實力壯大后,來到臺灣北部駐扎,修建港口、做買賣的同時,搞移民和屯田,將臺灣北部建設得頗為繁榮。
林鳳希望得到大明的招安,朝廷卻置之不理,下令廣粵總兵不停圍剿。林鳳于是帶上全部的人和船,南下呂宋,試圖趕走西班牙人、占據馬尼拉,建立自己的海外王國。
林鳳走后,原本頗具中土氣象的臺灣島,又漸漸成了“飛地”,華人和洋人的各支走私船隊,紛紛在臺灣北部占據自己的停泊港灣,交易貨物、補給澹水。
夕陽輝映中,已航行到花蓮以北的“顏”字旗船上,顏思齊指著遠方一排掛著布帆的三桅航船道“我在臺南站穩腳跟后,和日本來投奔的兄弟,到此地察探過幾次,北港現在,日本平戶、浙江寧波、福建漳泉的私船都不少。但你現在看到的那些,是紅夷人的船。去歲颶風季過后,我還在那里看到了你的老熟人。”
鄭海珠聞言,眼珠轉了轉,莞爾道“是不是那個油嘴滑舌的古力特”
“對,我們的船賣了他十幾擔紅茶。這個古力特當時連價都沒還,看著又禮貌又誠懇,結果隔天就來賄賂我們跟船的茶農,想套出做紅茶的法式。”
鄭海珠一點也不奇怪。
大航海時代,人與貨、觀念與技術,已進入全球互通的進程,信息閉鎖是不可能的。徐光啟在松江種來備荒的番薯,不也是華人從洋人的船上偷偷弄進國門的么。
歷史上,武夷山出現紅茶后,南洋的斯里蘭卡等地也很快出現了投入商品市場的紅茶。
重要的不是貨物的技術壁壘,而是制海權。
隨著船只的航行,鄭海珠的視野里,荷蘭船隊和西班牙船隊的白帆船,慢慢又變成華商船隊的竹帆船,然后是日本的朱印船。
但它們有著共同的特點都裝載有火炮。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
稅銀在大炮射程之外。
鄭海珠望著臨近春節依然繁忙的臺灣北港,她明白,再過兩個月,為了湊上初夏馬尼拉大帆船跨越太平洋的航次,這里會更加熱鬧。
白花花的稅銀,在大明的領土內,朝廷自己撈不到。十倍的暴利,在華人世代耕耘的土地上,都被洋人賺去。
鄭海珠耳邊,想起顏思齊的聲音“阿珠,我比林鳳運氣好,當年林鳳要的招安,如今我顏思齊得到了。但朝廷給我的,是臺灣宣撫使,不是臺南宣撫使,我看到北港依然這般情形,怎么會甘心,你明白么”
鄭海珠抬頭看他“顏大哥,回臺南后,你給我一條小船,派那次去廈門的兄弟掌舵,我要去見許心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