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半個時辰后,料羅灣正南。
“落帆”
“各艦列隊,左舷面向十二點鐘方向”
“填裝火藥”
“格羅寧根號炮手就位”
“維多利亞號炮手就位”
“密德保號炮手就位”
“奧蘭治號炮手就位”
“代夫特號炮手就位”
霧障之后,傳令兵的荷蘭語此起彼伏,不斷傳到站在格羅寧根號左舷中央的魯芬耳朵里。
魯芬向左右兩側望去,五艘橫向一字排開的大型蓋倫戰艦,和遍布附近的七八艘排水量一兩百噸的三桅桿亞哈特沖鋒艦,形成荷蘭人眼中最美的海戰陣型。
此刻,荷蘭大炮調整的仰角是十度,可以在兩公里的射程內形成有效殺傷力。
它們現在的任務,是先轟擊灣內的明軍戰艦。
等接近料羅灣海灘時,大炮的仰角再逐漸變小,直至調整為水平,轟擊岸上的軍事設施。
魯芬對于廈金海面的濃霧,以及夜里加強的東南風,都很滿意。
港灣是固定的,港灣里酣眠的艦只也是固定的,霧障對于主動夜襲固定目標的荷蘭人講,不但不是困擾,還有助于隱藏他們的蹤跡。而從澎湖嶼向金門勁吹的東南夜風,令荷蘭人的船速,比平時快了不少。
魯芬拿起望遠鏡。海霧帶來的一片混沌中,人眼需要很費力地,才能辨別出金門島的大致輪廓。
并沒有亮徹天地山海的燈火,刺破混沌,進入魯芬的雙眸。
“明國的勇士們,正在睡大覺。”魯芬抿著嘴,對身邊的格羅寧根號艦長伯恩,揶揄道。
伯恩笑著回應“那就用我們的炮火,把他們喚醒吧”
“開火”
“轟”
隨著震天巨響,格羅寧根號上一枚四十八磅口徑的重型炮彈,撕開霧夜之幕,直奔料羅灣而去。
陣線中的其他四艘炮艦,緊跟著開火,片刻前還靜謐沉寂的料羅灣海面,頓時炮聲隆隆,火光耀眼。
震耳的巨響,橙色的熾焰,刺鼻的硫磺味,高亢的歡呼聲,瞬間刺激了海面上雄性野獸們的腎上腺素,令他們殺伐與摧毀的欲望,比洶涌的浪濤還要強烈。
一陣炮轟過后,諸艦發射第二輪的間歇,魯芬和艦長們敏銳地注意到,東南風似乎有些變向,牽制了荷蘭艦隊往西北方向開浪的速度。
但侵略者們不太為此焦慮。艦隊已經離料羅灣那樣近,沉重有力、射程驚人的炮彈,難道還會被西南風吹偏嗎
事實上,從望遠鏡里,軍官們都已得意地看到,霧幕之后那些影影綽綽、但正在變大的橙紅色火團,說明已有明軍的船只成為第一批犧牲品。
稍后第二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