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娃娃早當家,這些孩子對銀錢的購買力已頗有概念,二十兩銀子,能買二十石好米,夠一大家子兩年的口糧了。
鄭海珠望著孩子們明澈的眼神,朗聲道“你們要明白,兩位師姐是因為勤學而勇敢,才比她們的爹娘、比你們的爹娘更能掙錢。并且這銀子爭得多有志氣,還積了大德,因為護佑了撫順城里許許多多像你們一樣的百姓。我們的學堂,因為不教八股文章怎么寫,或許出不了大官人,但姚校長和諸位先生們都相信,只要用功、勤勉,你們同樣會成為大明用得著的人才,不論在戰陣沙場,還是在市集海關。”
舉行完了開學典禮,姚氏將這一屆已超過五十人的新生,分好班,派往北、清、復、蕉各園上課。
鄭海珠則引著僧人永海和許一龍,往琴坊去。
王月生正在處理一把剛剛移出蔭房的仲尼式琴。
“月生辛苦了。”鄭海珠走過去,溫言道。
王月生嫣然一笑,是慣有的沖澹平和之氣。
她既而向永海合掌行禮,緩緩道“此琴再經岳山龍齦的安置和絲線穿結調音,便酌制完成,可以請師父彈奏了。但它不敢望松石間意的項背,僅是形制相似而已。”
永海忙篤誠道“兩位女君能饋贈拙僧一把明國琴,拙僧已感激不盡。”
他沒有再說下去,因三人都有戚然之色。
去歲夏秋時分,福建局勢安定后,鄭芝龍隨許心素東渡,往平戶藩,迎娶本就有婚約的田川氏。
鄭守寬前往臺灣大員港,在顏思齊的關照下,于彼處成立第一家經營海運保險業務的商社,在這個時空里,比英國著名的勞合社成立更早。
鄭海珠,則帶著許一龍和日僧永海,問俞咨皋借了水師兵丁,雇傭民夫,將荷蘭人的火炮和重型火繩槍,運來江南進行彷制。
到松江與孫元化完成交接,鄭海珠即以陪同永海拜訪大明寺為由,前往揚州。
當初“松石間意”出手后,黃尊素告訴過鄭海珠,買家乃揚州一位大鹽商,別業就在壽芝園附近。
然而,待尋訪到這位姜姓鹽商的宅邸時,姜家卻僅剩了一個看門的老蒼頭。
姜鹽商和他那位擅琴的小妾,都在夏日的那場雷火中,與松石間意一道,化為了灰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