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知縣嘖舌撇嘴地馬屁,心里卻一團火。
你個嫁不出去的麻煩婦人,拐著彎罵本官不忠不良
岳知縣面上繼續賣慘,將口氣修飾得更無奈了些“唉,鄭夫人這樣講,就不光是興師問罪,而是也曉得本官的難處。鄭夫人你是蘇松的東林文官引薦到本縣的,姚千戶他的后臺是浙人,東林派與浙派從朝堂打到南直隸,你倒說說,老夫這夾在中間,該怎么辦”
鄭海珠盯著他“怎么辦大老爺不是辦得挺好打太極一般,燙手的山芋就推給我了。”
岳知縣訕訕,楊縣丞接上恭維道“夫人氣度遠闊,并非武夫粗人似地只有雷霆手段,那唐阿婆這幾日沒來縣衙鬧,聽說也沒再去蘇州府,定是夫人安撫得當。”
鄭海珠正色道“我對唐阿婆,不是安撫,是敬重。兩位老爺,幾十年前,唐公就在這里,扛著大刀沖出去,砍殺來犯的倭寇,保得崇明一方平安,念及此,我對阿婆那樣一把年紀、依然敢于為民請命的唐公后人,莫說好言商量,便是讓我將她老人家當菩薩一樣供在莊子里,我都愿意。那些回來的崇明老兵后代,統共十三戶,四十口人,我的莊子,接收他們。”
岳知縣一聽,并沒有馬上松一口氣的感覺。
都傳這個姓鄭的婦人不是省油的燈,跑買賣出身,誰的虧都不肯吃。
楊縣丞也心道,哪有這樣好的事,八成后面要談條件,保不準要縣里給她虛報灶田,撥些涂田給老兵的家人們去種。
鄭海珠的確要提條件,卻不是白蹭朝廷的田地。
“兩位老爺,崇明縣的海防兵備,除了姚千戶那里,是不是在南沙原本有個備倭寨本屬于崇明參將下轄,嘉靖爺的時候,管寨子的是個把總級別的軍爺”
岳知縣不曉得她問這個作甚,轉著眼珠子,羊作回憶狀“唷,都好幾十年前的情形了,本官到任時,倒是聽姚千戶說起過。但南沙那邊,不就是鄭夫人你的莊子附近嗎哪里還有啥營堡哩”
鄭海珠抿抿嘴“隆慶開關后,備倭寨沒了,把總也調回太倉了,可是,這個營兵職位,和小五百的兵額還是掛在崇明縣的吧”
“啊,呃,對,有這個兵額。”
岳知縣還在一臉懵懂,那楊縣丞似乎已經意識到了啥。
“鄭夫人可是要養家丁,用這個兵額”
鄭海珠很干脆地點頭“我這敕命怎么來的幫著朝廷打了兩場抵御外侮的大仗,換來的。朝廷的邊軍和水師,都問我的火器廠定槍炮,兩位老爺也是曉得的,不吹牛地說,我若是個爺們,只怕已經升到把總千總。現下,我在崇明屯墾,既然千戶的位子已經有人,我給家中子侄要弄個納級千戶,也難辦。況且,姚千戶往后說不得要尋我麻煩,我自要養家丁,家丁用上南沙營的兵額不是挺好”
鄭海珠這番話,說的是大明的軍戶與營兵的區別。
軍戶乃是衛所體系下的概念,代代世襲。崇明位于東海門戶,建國之初就設有衛所,軍戶們平時屯田,戰時防御。如今的姚千戶,就是衛所的頭頭,訓練不勤,霸占田畝倒積極得很。
而營兵沒有“戶籍”的概念,更不世襲,從各地招募,是營兵的主要來源。著名的戚家軍,就是營兵。
岳知縣瞇著眼睛,暗暗滴咕,拆倷娘,小小崇明這個破山頭,真的要有兩個老虎了,其中一個還是母老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