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又行了小半個時辰,前方奔來數騎,和馬祥麟他們打了個照面后,來到鄭海珠和魏忠賢的馬車一側。
領頭的開腔,一口山西話“鄭夫人,魏公公,再有五里路,就到宣府鎮的雞鳴驛了。
“常公子,這宣撫鎮氣象不凡吶。晃眼一看,樓臺廬舍,很有些能比得上蘇揚那邊了。”
雞鳴驛前,鄭海珠走下馬車,對恭迎在車前的男子道。
男子二十五六歲年紀,披著石青色的布袍,領口至襟前卻露出一方質地上乘的杭錦,就連再里頭的月白色中衣衽緣,也能瞧出形廓復雜的暗紋。
男子乃晉商常萬安的第二位嫡子,常仲莘。
兩個月前,隨著建文后人謀反事發,京城晉商商會會長范永斗,丟卒保車,將撫順人范文程作為后金漢奸混入北京,說成是范家一個庶子因不滿商路分配所為。
那庶子想來為了家族利益,干脆地認了罪,與范文程一同被斬首。
范家在邊關勢力不小,把持著張家口的商路。朱常洛聽取閣臣和王安的話,放了范永斗一馬,將范永斗剛從徽商手里搶來的商會大院充了公,又敕令范家不可再做晉商行首。
鄭海珠對這個圣裁并不意外,但旋即就拜訪了趕回京城的張銓,請馬祥麟這位山西籍的岳父,利用兵部堂官的資源,摸一摸晉商內部的派系。
根據張銓反饋的信息,鄭海珠鎖定了常家。
鄭海珠并不曉得,這個常家,是否就是歷史上清朝初年崛起的晉商常威的家族。
她選中常家的理由只有兩點,第一,這個姓氏不在清朝皇帝親自發“感謝信”的“八大皇商”之列,第二,常家不像其他晉商那樣以鹽和茶馬為主要業務,而是獨辟蹊徑,靠族中子弟為同鄉商賈走鏢發家。
鄭海珠于是通過王安向天子請求,既然從松江運過來的火器,要跟著張名世去到宣撫鎮,她也想親自往宣撫鎮看看隆慶開邊后,明人與北虜的邊貿情形。恰好宣撫鎮因靠近京師,素來是木炭供給的大鎮,惜薪司的魏進忠魏公公,可以一道去。
同時,鄭海珠也提出,馬將軍和自己,等于和晉商范家結下大梁子,須同為晉商的常氏一路共行。
天子點頭后,消息放了出去。范家安靜如雞,常家在京城接洽店務的二少爺常仲莘,則主動拜了帖子,登門向鄭海珠示好,愉快地應承下這樁天子都關注的差事。
此刻,親自打前站的常二公子,接了鄭海珠的話茬,笑吟吟道“夫人,隆慶爺開邊后,宣府鎮打仗少了,跑買賣的多了,是以日漸繁華,比大同州府那邊,也不遑多讓了。不過,這雞鳴驛還是簡素了些,仲莘已包下旁邊的酒樓,請夫人和魏公公,并兩位將軍,移步用膳,可好”
鄭海珠點頭,魏忠賢卻略略湊近婦人,輕聲道“宮里差事頂要緊,咱家自去供炭的幾大戶瞅瞅,便在那處將就著吃些。夫人要與兩位將軍作別,咱家一同坐著,也湊不上話兒。”
鄭海珠心道,不愧是你魏公公,明明抓緊一切時間去討油水,腦門上擺出來的,就變成了“我很識相”四個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