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王安,是知曉當年松江舊事的。他清楚馬祥麟和黃尊素在匪寨共過患難,且一同平息了民抄董宅的風波,此際不由暗贊鄭海珠腦袋靈光,在御前奏對時,很會轉圜劣勢,這一件事的目的達不到,就在另一件事上找補回來。
如此一來,東林執掌的戶部,掐著不給工部營建天津港的銀子,最后不還是順了鄭海珠打的算盤了么
只聽天子誠摯道“有一說一,朕見那黃尊素,雖也是東林,卻算得實干之臣,將松江海關的船引銀子、舶稅銀子,還有上海縣因開關而多收的市肆稅銀,說得清楚明白。看他向工部請款的勁頭,倒是不反對天津開關。唔,鄭師傅,你給朕舉薦的人,都不錯,盧舉人,在文華殿的進講,皇長子和皇五子,也頗愛聽。”
鄭海珠不指望一口氣吃成胖子,尤其在面圣的時候。
復建大寧鎮的想法,既然已得圣裁,替馬祥麟討回川軍的請求,就不要急著拋出來,擱到下一回,弄來發往北邊的軍餉時再提。
她于是沒有在蒙古的話題上繼續,而是接著天子的話茬笑道“一別小半年,臣對皇子和公主們,頗為惦念。”
說到自己的骨血,朱常洛和天底下大部分父親一樣神態柔和起來。
“鄭師傅,今日文華殿有進講,你也莫在我這里絮叨了。王安,讓曹化淳引著鄭師傅過去。”
鄭海珠起身謝恩,復又作了想起一事,奏稟道“陛下方才,夸臣會舉賢,那臣就再推薦一人,惜薪司的魏進忠。”
朱常洛疑惑道“讓他去干啥”
“去河南府,提醒福王,該獻銀子了。”
朱常洛雙掌一拍“對,你和王安去歲冬月建言過,招募代郡宗室子弟戍邊的餉銀,由福王出。你們說說,讓他出多少”
鄭海珠道“臣聽聞,十多年前,楚王被冤枉血脈有疑、得朝廷澄清后,他一次就進獻了二萬兩銀子給內庫,修繕紫禁城宮殿。楚藩不富裕,藩內宗室眾多,楚王都能拿出二萬兩。福王這一回,怎么也得出十萬兩吧招募新兵外,應還有幾萬兩盈余,可以挑選一支邊軍勁旅,戍守大寧鎮。”
“嗯,好,”朱常洛似乎想明白過來,促狹地嘿嘿一笑,“鄭師傅,你的確會幫朕選人。行,傳朕口諭,魏進忠帶東廠番役,即日去洛陽辦事。”
出了乾清宮,曹化淳沖鄭海珠道“夫人的氣量,咱家佩服。不在御前編排楊總憲也便罷了,魏進忠的菜戶娘子那樣得罪過你,你倒好,還給老魏謀了份肥到流油的好差事。”
鄭海珠笑笑“都是為了給萬歲爺弄點銀子。銀子弄來了,咱們也算報了君恩不是”
曹化淳又點頭又豎大拇指,心里卻猜測,鄭海珠所想,定非如她說得那么堂皇。
午后去接鄭海珠進乾清宮面圣時,昨夜已在宮外宅中接了許多皮毛和人參厚禮的曹化淳,越發體己地給鄭海珠投喂內外廷的各樣時訊。
其中一條是,皇長子冊封太子之事,禮部已在操辦。冊封前,皇長子朱由校,要去一趟泰山,替父親在東岳祭拜天地。
聯想到鄭海珠又特別打聽了客印月的動向,曹化淳忽然意識到,這婦人,或許在短暫的時間內,已想好了怎么走棋。
她要避免朱由校將大伴魏進忠帶去泰山,從而避免客氏能近水樓臺地利用這個機會,重新親近朱由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