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空里,朱常洛活了下來,沒有了歷史上的“移宮案”,時至今日,楊、魏二人其實并未怎么深度打過交道。
魏忠賢只在心里暗暗感慨,他娘的,這大胡子,一個文官,怎地瞧著比駱思恭那樣的錦衣衛指揮使還瘆人。
楊漣森然開口道“你是當初王公公安置去照料皇長子的魏公公”
魏忠賢俯一俯肩頭“軍門說得沒錯。”
楊漣轉向鄭海珠“從福王那里取了幾萬兩銀子回京的,也是這位魏公公吧”
“正是,問福王去討銀子,未必比問韃子去索命,簡單。”鄭海珠道。
楊漣咂摸出婦人目光中的深意。
前年,趙南星要把她從天子身邊趕走,說服溫和派的鄒元標時,就提過這個姓魏的閹官,說是二人過從甚密,只怕要為禍朝堂。
但現下看來,魏太監好像沒什么出格之舉。督察院也盯過了,洛陽運回來的銀子,的確進了戶部的太倉,沒被這兩人送進天子內庫邀功討寵。
楊漣遂點了點頭“那本官倒要先謝一聲兩位,鄭姑娘在魯地、魏公公在洛陽有所為,實則最后還是讓遼餉能得著落。本官告辭。”
楊漣的背影遠去后,魏忠賢“哧”了一聲。
“一口一個姑娘的,對夫人不敬。”
鄭海珠睨著魏忠賢“我又不是太后,要這些文官嘴皮子上禮數周至作甚。”
又道“老魏,楊大胡子人不錯的,也不難琢磨,比那些陰狠的刀筆吏強許多。咱們要在大明掙前程,還是應該與這樣的臣子,好生處著。”
魏忠賢往前走了幾步,摸著下巴上好不容易拔干凈的胡茬,陰惻惻道“唔,東林反正是斗齊楚浙的,跟我沒關系,夫人除了司禮監里那個王八羔子就成。”
二人繼續往北,來到翊坤宮。
這個泰昌二年的仲春,改了歷史進程的大明帝國,后宮少了一位李選侍,多了一位李貴妃。
撫養大皇子朱由校的西李娘娘,如愿得封貴妃,住進了原來鄭貴妃的翊坤宮。
元月,皇長子朱由校也被封太子,遴選東宮妃嬪的進程正式開幕。魏忠賢以自己熟悉河南為由,主動請命,前往鄭州、洛陽等地,護送秀女進京。
今日,魏忠賢特來聽李貴妃這位自詡太子母親的女人,訓話。
當初客印月要誣陷鄭海珠和六公主的愚蠢舉動敗露后,天子也對李貴妃發過脾氣,李貴妃有一陣,看魏忠賢也不順眼。
只因魏公公笑容媚、嘴巴甜,關鍵是沒少將宮外頭的各樣稀奇玩意兒送來孝敬貴妃,李貴妃才漸漸對魏忠賢又有了些好臉色。
“娘娘,奴婢告罪,奴婢還帶著鄭夫人,她在殿外候著呢,想求見娘娘,說一說怎生將吉壤修好的緊要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