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韓主任這組六臺手術,髖臼骨折的,肱骨上端骨折的,肱骨干骨折,尺橈骨骨折,股骨干骨折的,脛腓骨骨折的。
髖臼骨折的第一臺,韓主任主刀,半個小時結束戰斗。
剩下的都不復雜,宋子墨做三臺,楊平做兩臺,既然是當師兄了,盡量給他們機會。
下午七點多下手術,回到病房。楊平查看一下病人的最新檢查結果。
韓主任說“華僑樓打來電話,說收到一個尺橈骨雙骨折的,女性患者,我們去看看。”
華僑樓就是三博的病房,那都是有錢有權的人住。八層的華僑樓,從三層到八層都是病房。
有些病房不是有錢就能住的,每一個病人要住進去,必須夏院長親自簽字。
華僑樓的病歷,只有科主任才有權限進入調閱,或者醫務處臨時授權的醫生,一般醫生連病歷都看不到。
幾個不懂的實習生想跟過去,見識一下華僑樓。
韓主任說
“小宋,小楊,你們兩個跟我去華僑樓看看,其他人就不用過去了。”
華僑樓是單獨一棟,還帶了單獨的花園。
三博新建的時候,這邊還沒有開發。政府很慷慨,大筆一揮,批了一塊很大的地。要是放到現在,怎么也不會給這么大地盤。
夏院長經常說“這么大地盤,總要干點事出來。”
每棟樓之間有走廊連接,大理石的欄桿給人大氣沉穩的感覺。說實話,楊平上班這么久,還沒去過華僑樓呢。
華僑樓,只有大門可以出入。一樓大廳有個服務臺,護士妹妹很漂亮養眼,大廳有幾個保安巡邏。
每層樓有專用電梯,乘坐電梯到七樓,刷卡進入。
護士站的護士立刻引導韓主任到醫生辦公室。
醫生辦公室很大很亮,連電腦屏幕都比普通病房大幾寸。
七樓是住外科病人,由莊主任負責,莊主任普外科出身的。
的病人,要是做手術,由各專科的做,日常管理由他們自己醫生負責。
“女性,二十五歲,左側尺橈骨粉碎性骨折,這個病人是市電視臺記者。”莊主任介紹。
管床醫生調出x片,顯示在電子閱片屏上。
左側尺橈骨粉碎性骨折,移位非常明顯。
剛看片子,韓主任接個電話,講了好幾分鐘,好像是夏院長。
掛斷電話,韓主任說“看看病人吧”
莊主任及管床醫生帶韓主任到病房去,楊平宋子墨跟在后面
管床醫生敲門。
“請進”一個女人的聲音。
推開門,女病人穿著住院服,左上肢打著石膏,懸吊在胸前,右手拿著手機,正在接電話“醫生來了,我不跟你講了,反正我不做手術,不做就不做。”她像個小女孩撒嬌賭氣一般,掛掉電話。
“對不起呀,請坐。”病人修養還是不錯。
這個楊平認出來了,這不是記者招待會上,第一個發難的女記者嗎怎么是她。
雖然帶著口罩,她也認出了楊平,就像很久沒見的同學,再次見面
她右手將衣服袖子捏握在手里,想指楊平,但是發現不禮貌。
又縮回來,點點頭“是你,楊醫生。”
感覺楊平做了壞事,現在被她遇上,冤家路窄的感覺。
搞得韓主任和莊主任兩人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認識”
“當然認識。”女病人說。,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