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墨晚上練到十二點了,早上依然精神抖擻。
辦公室里見到楊平,他低聲說“關節鏡下剝葡萄皮、縫葡萄皮,夾水晶寶寶,穿針引線,我現在閉著眼睛也能熟練完成。”
這些都是關節鏡的訓練方法,在鏡下把葡萄皮切開,完整不破地剝下來,然后又包上去,縫合起來;水晶寶寶泡水太久,極其易裂,稍用力容易夾碎;穿針引線更是精細操作,把線穿進細針,然后用針帶線穿出一串小珠子。這都是高難度的鏡下技術。
關節鏡是腔鏡的一種,微創技術,專門適合做關節的手術,不用開刀,打幾個筷子大的洞就完成手術了。
顯微鏡是手眼直接配合,而關節鏡是手眼分離的。
眼睛不是直視操作的區域,而是看著前方的屏幕上視頻,靠視頻引導手的操作。
一手拿著鏡頭,一手拿器械,鏡頭和器械都是通過一個小孔進入關節,鏡頭對關節里面進行錄像,實時傳送到屏幕,醫生看著屏幕操作器械。
因為手眼分離的,所以學習的過程比較長,很多醫生做好多年還不能得心應手。
宋子墨表面冷冷的,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但是內心對手術的熱情如火一般,他從未放棄與楊平一較高下。一有機會,就要宣誓他獅子王一樣的存在。
查完房,韓主任特意找到張教授,關于李靜姝的手法復位。
“張老師,有個事想請您老幫忙”韓主任站著。
張教授坐在沙發上,科室里唯一的套間病房,里面病房,外面客廳,客廳帶有沙發茶幾冰箱微波爐等。
“有事就說,什么時候做事也拖泥帶水了”張教授說。
雖然為難,但韓主任還是說了“有個病人,左側尺橈骨粉碎性骨折,移位明顯,專程來找您手法復位,但是您老”
張教授擺擺手“人現在在哪,片子呢,有片子沒先看片子,再把人帶來。”
韓主任最了解張教授,根本沒說市長的女兒。因為對別人,這幾個字會成為影響決策的關鍵因素,對他,毫無作用。
對他最有用的是“病人”兩個字,管她誰的女兒,強調她是病人就行。
“片子帶來了。”韓主任使眼色。
宋子墨立刻從袋子里抽出片子,在一旁躬身拿好,讓張教授方便看。
張教授仔細讀片“可以手法復位,要麻醉下復位,難度非常大,我要一個助手。”
他的目光掃過,先是楊平,然后越過楊平,看向身旁的宋子墨“小宋來做助手,其實這種小宋應該也可以吧。”
宋子墨昂起高傲的頭,楊平想,高盧雞就是這樣的神態吧。
張教授看完片子,好像很有感觸,說“對于中醫的態度,不是吹,就是黑。很少有用科學的態度去看待它。黑中醫,欲滅之而后快的,大可不必激動,你看看中醫院里,還有幾個醫生真懂中醫,不用喊,這一天已經不遠了。對于中醫即將滅絕,傷心欲絕的,也可以收起眼淚,振作精神,思考如何利用現代科技挖掘中醫的價值。如果一樣東西要靠情懷來挽留,那么,這樣東西也只剩下情懷了。傳統的正骨術對于四肢的長骨,尤其上肢,肱骨和尺橈骨,優勢非常大。對于經關節面的骨折,復雜骨折,實話說,不行。這是弓箭和槍炮的關系。弓箭有用沒有用小范圍用現在特種部隊還有備弓弩的,它靜音,無槍焰,適合滲透暗殺。但是現代戰爭,你靠弓弩去打仗不是腦袋進水,就是被門夾了。”
張教授有感而發,平靜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