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吃完飯,收拾飯盒,宋子墨從旁邊路過,拿起他的飯盒“我幫你扔”
然后不說話,徑直走到收集飯盒的大垃圾桶邊。
幫扔個飯盒也這么酷,楊平想。
嘴巴一抹,繼續手術。
又一整天在手術室度過。
下午查完房,楊平帶小五到華僑樓去看李靜姝。
小夾板固定要經常觀察血運,松緊要及時調節。
她媽媽一直陪著,坐在床邊,削了一個蘋果放在床頭柜的餐盤里。
李靜姝披著外套,坐在床上,移動桌橫跨床上,她用筆記本電腦單手打字。
看到醫生進來查房,李夫人起身“一切都挺好,辛苦大家了”
“不好意思,要趕稿子”李靜姝停下打字,她氣色不錯,沒有了之前的愁云密布。
“我看看手指的血運。”楊平說。
李靜姝將胳膊小心地移出來,手指血運很好,夾板松緊合適。
“謝謝楊醫生了”李夫人總是彬彬有禮。
“不客氣。”楊平檢查完李靜姝的胳膊。
交代完注意事項,比如注意血運。
剛出病房,遇到管床的余醫生,正好他值班。他一邊扣白大褂,一邊口里咀嚼什么,應該剛剛在吃飯。
余醫生這次對楊平格外熱情,陪著到醫生辦公室,又是搬椅子,又是倒水。
醫院里消息傳播很快的,楊平手法正骨的絕技,余醫生也知道了。斷指那東西平時遇不上,但是難免親戚朋友摔跤,來個什么骨折,比如橈骨遠端骨折的,下次就知道找誰幫忙正骨了。
開刀的醫生到處是,但是手法正骨的醫生,厲害的,也就中醫院的康主任,人家是地方名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搭不上關系。
上次大姨骨折,想到中醫院手法復位,找同學不知道轉了多少圈,才搭上關系,后來還是康主任一個學生復位的。
先混個臉熟“楊師兄,你看,我們還要注意什么,加個微信可以嗎,有什么情況好跟你請教。”
楊平把微信碼給他掃,華僑樓的醫生,交際能力那是杠杠的,這是有傳統的。
“小楊過來查房呀,”
楊平回頭,莊主任進來了,還沒下班。
楊平立刻起身打招呼。
“坐坐坐自己人,這么客氣干啥”莊主任拉一把椅子和楊平斜對面坐下。
目光很自然地掃過,看到桌子上一杯礦泉水,說“小余,泡茶呀,怎么讓楊醫生喝白水,我辦公桌上有上好的龍井,拿過來,辦公室門沒關。”
這哪是碰巧,莊主任專程在辦公室等,等楊平過來查房,然后趁機聊一聊,套近乎。
莊主任這人都是成精了的,他看問題比別人明白得多。像楊平這種掌握了正骨核心技術的人,日后用得著的地方多的是。
手里那些達官貴人,哪天骨折了,別的地方要手術。這邊一個電話“做什么手術,過來,找人幫你手法正骨。”多牛氣,立馬身價漲幾級。
華僑樓七樓的莊主任,八樓的孔主任,這都是三博的人精。
他們這種混華僑樓的,已經不是靠技術吃飯,可以說半條腿踩在官場了。
尤其樓上的孔主任,市里大大小小的廳局長,那都是經常一起圍桌子吃飯的,這年頭,誰沒個高血壓高血脂,誰有不想自己活久點。
莊主任和孔主任,這兩位主任都是住別墅的,憑啥,就一個主任,賬面上那點工資,一個月喝酒都不夠。
人家靠資源,手里的人脈資源,盤踞華僑樓多年,深耕細作,能量已非普通主任能比。
急診科熊四海一個兄弟,開游樂公司的,因牌照問題被停業整頓,人家孔主任一個電話,第二天開門營業。
據說,孔主任的弟弟開了一家建筑公司,也沒幾個人,車輪子從來不沾泥,但是別墅豪車都有了,一些搞工程的老板排隊跟孔主任弟弟稱兄弟,憑啥,還是資源
“小楊你這一手正骨的絕技,那是找不出幾個了,我有個親戚上次橈骨遠端骨折了,復位不是很好,現在還疼,加個微信,我到時發個片子給你幫看看,給個意見”
楊平也不好拒絕,于是又掏出手機,亮出二維碼,莊主任立刻加上。
跟這些人精交個朋友,也是件好事,多個朋友多條路。
其實這橈骨遠端的事情都半年了,看個屁的片子,就是找個理由,搭上關系,以后有事好照應。雖然說一個醫院的,但是手法正骨這東西,人家不愿意搞,不賣你面子,一個意見“開刀”你也沒辦法。
一個醫院,關系也有親有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