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解剖訓練,再把三千例的多發創傷手術培訓完成,才從空間出來。
現在對系統動不動幾千例的手術也不驚訝了,只給幾例或幾十例,那就不叫系統了。
在系統空間呆多久時間也習慣了,什么東西都是習慣成自然。
又一天,早上交完班,韓主任說“剛交班說的那個骨盆骨折,從創傷icu上來的,我們先看看,其他病人,你們看看就行。”
韓主任帶大家看病人,男,四十多歲,躺在床上,骨盆急診打了外固定架,他面色發白,滿臉愁容。
旁邊一個婦女和中學生模樣穿校服的女孩陪著,應該是老婆和孩子。
婦女調了一杯蛋白粉之類的東西,小女孩接過,坐床邊喂她爸爸。
“醫生,我穩定了吧以后會不會殘”病人問。
“醫生說已經脫離危險了,你看,現在住的是普通病房,穩定了才能轉上來,你不要著急,現在醫學發達,我網上查了,韓教授是一流的專家,你擔心什么。”小女孩完全不像中學生,以老沉懂事的口吻勸她爸爸。
“小彤,你不要天天來,高三了,學習緊張,爸沒事。”病人安慰女孩,女孩抽一張紙巾幫爸爸擦嘴。
“沒事,你不讓她來,她更著急,更影響學習,今晚她有模擬考試,所以早上趕時間來看看,晚上就不來了,小彤上次考試全年級第一,你放心吧,不用擔心她,我要送她去學校了,等下過來。”孩子他媽說,母女兩收拾背包,匆匆離開。
韓主任說“傷得很嚴重,急診做了介入栓塞止血和外固定架臨時固定,過幾天再手術,一般不會殘的,別有太大思想包袱。你肝功能有問題,血壓血糖都高,要請內科先調一調,等調好了才手術,這樣安全,醫藥費不是還有醫保嗎別擔心。”韓主任以為他擔心大額的醫藥費。
病人嘆氣說“醫藥費有醫保加商保,我不擔心。我是做業務的,說實話吧,做業務的是做一筆有一筆,現在躺在這,就只有一點底薪。孩子今年高三,她媽全職陪著。每月供房供車一樣不能少,本來每月收支就剛剛平衡,基本沒有多少余錢。這一生病住院了,就入不敷出呀,不知道工作還能不能保住,麻煩呀,醫生有沒有更快的方法,早點康復。”病人很著急。
上有老,下有小,背上還有一套房子壓著,每一筆開支都精確到百元級別。
中年男人的苦,只有自己往肚里吞,不敢跳槽,不敢生病,在公司連說句氣話都不敢,生怕得罪人,給丟了工作。
“不行呀,你肝功能差,轉氨酶高,血壓收縮壓都一百七,血糖也很高,這樣手術容易出問題,我們想辦法盡快調好吧,不要著急,治好了再去賺錢。”韓主任安慰他。
“這些幾年前就檢查出來了,醫生說不要喝酒,但是沒辦法呀,做業務那有不喝酒的呢,韓教授,拜托了,我真想快點好,哪怕能住拐杖早點出院,也行。”病人無奈地說。
“我們盡力而為,你也安心。”韓主任輕拍病人的肩膀安慰。
看完這個病人,回到醫生辦公室,韓主任說“下周一,顯微創傷骨科掛牌,譚主任正式上班,但他要熟悉一下,一個月后才正式就任顯微創傷骨科主任,這個病人的手術他來做,等各項指標調好,可以的話,排周一手術,譚主任正在電梯里,等下就會過來,看看病人和片子。”
說來就來了,譚主任帶著他的學生鐘醫生已經進來了,穿著比較休閑,也沒有帶包,看來早已安頓下來,今天只是過來看看,提前熟悉環境和病人。
譚主任四十五六的樣子,有點小胖,頭發稀疏,鐘醫生三十多歲,精瘦,顯得干練,年齡跟田主任應該差不多,不過還是主治。
他們其實來過幾次了,都是和韓主任接觸,楊平他們都在手術,所以一直沒有見到人。
“譚主任,這是下周一手術的病人,你看看還有什么要準備的,盡管跟小宋說。”韓主任跟譚主任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