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蘇不用說了,梁胖子那是整天跟這幫人混一起的。
“主任,你是說我們綜合骨科有自己的手術室,自己的麻醉師,自己的手術護士還有自己的康復師”田園有點激動,這是他一直推崇的模式。
歐美國家的當日手術中心就是這種模式,獨立的模式,在這種混成協同的模式下,效率非常高,百分之八十的手術可以二十四小時內完成手術并出院。
這種模式就相當于集成部隊,戰斗力強悍。
但我們限于醫療政策、醫療環境和家庭醫生的不足,骨科大多數手術無法進行當日手術,但是可以借鑒這種高效模式,縮短住院時間,快速康復,現在綜合骨科要走這種模式。
韓主任得意地說“是這么個意思。”
宋子墨有點不明白“剛才看到病房不是的標準呀”
韓主任手一揮“我們不要了,還是以前的模式,幾個病區都可以收,只是現在骨科的病人專門集中到一層樓,就是原計劃給我們新開的病區,管理照舊,還是有華僑樓外科部管。”
“那病人怎么收治,這會跟其它幾個病區有沖突不”問道。
按以前的說法,只收病人,和其它幾個病區界限清楚;現在這樣,就是什么病人都收,這就和其它病區難以劃線了。
“不會沖突,急診和骨科門診都不會收病人給我們,我們自己在一樓開獨立門診。”韓主任自信地說。
這等于用當日手術的新模式,開了一個獨立的綜合骨科。
解釋清楚了,韓主任讓大家找護士長要鑰匙,把行李放好,正好人齊,等下一起到醫院內部餐廳吃飯,他已經訂好桌子了。
大家放好行李,一起到去餐廳吃了一頓飯,韓主任把餐廳的招牌菜都點了遍。
吃完飯,小蘇、梁胖子要回手術室,辦理崗位調動的手續;小五幾個要去創傷骨科搬東西。
韓主任調動這兩個人,已經和麻醉科主任、手術室護士長商量好。
韓主任把田園、楊平和宋子墨叫到主任辦公室,給大家每人倒一杯茶,說“申請建立綜合骨科時,我就提過這種模式,只是提了一下,沒有正式向院里申請,因為怕大家誤會,以為我分裂骨科,又搞一個獨立的骨科。其實不是這樣,我都大骨科主任,還需要獨立搞什么骨科踐行這種模式,幾個病區是共贏,這個綜合骨科會成為一個新的引擎,和顯微創傷骨科一起,雙引擎驅動,綜合骨科主打骨病品牌,顯微創傷骨科主打創傷品牌,一起驅動骨科展。我把這套家伙都搬到華僑樓的病區了,根本沒有想過啟用這里。但是夏院長上周找我談,談了足足兩個小時。要把原來的當日手術中心給我,反正現成的東西,清潔維護一下,馬上可以投入使用。我拒絕了,怕大家誤會。夏院長說他前不久出去參觀,受到了刺激,想了幾個晚上,頓時開竅了,一定要我把混成協同模式發展起來,為以后各科建設當日手術室打下基礎。我就召集幾個病區主任開會,把事情說開,我要開拓高端市場,需要一個可以做全品類骨科手術的平臺,原計劃到華僑樓建綜合骨科,也是這個意思,現在院里給我當日手術中心的平臺,也可以,我只需要一個獨立的綜合平臺就行,有了這個,就不要那個了,就大家共享,譚博云第一個表示支持,其他幾個主任都表示同意,事情就這么變化了。”
原來是這回事,韓主任用心良苦呀。
“主任,你總是全局考慮問題,不藏私心,要是我做不到,這么大一個創傷骨科說送人就送人,還有那幾個病區,除了戰略規劃,其它你完全不插手,實行聯邦制,說實話,我從心底佩服這種大氣。”田園這話說得實在。
“共享共贏才能做大,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盤,不可能做大,只有一起把蛋糕做大,大家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韓主任說。
“綜合骨科這邊,田園,我提名你做副主任,夏院長同意了,院委會通過應該沒問題,我兼任主任,具體負責到時候就交給你了,楊平做主診醫生,普通病人由楊平帶大家負責診治和手術,的病人醫院規定必須副主任醫師以上主刀,我和田園負責,看這樣分配大家有什么意見沒”
宋子墨同意“沒意見。”
主診醫生田主任不當,只有楊平來做了。
“主診醫生是這種模式的新說法,相當于帶組組長的職責,從門診到手術,再到出院,由你這個組長帶大家負責,這樣我和田主任可以專注綜合骨科門診收治病人,小楊,有信心沒有小宋好好協助小楊。”韓主任搖頭晃腦,哼起曲子來。
現在骨科的布局,比原計劃,更接近他的真實想法。
“全力以赴”楊平說。
如果這時推辭,就顯得虛情假意了,虧了韓主任一片苦心,和兄弟們的信任。
“麻醉師我暫時只能要一個來,手術室護士,除了小蘇,我看能不能再要一個來,但是有點難。”韓主任說得起勁,忘記了茶太燙,喝得太急,燙了嘴巴。
“一起看看手術室去”
田主任端來一杯涼水,韓主任漱了口。,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