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任務完成,成功完成神經根鞘管穿刺,病人疼痛緩解,無副反應出現,獎勵一萬六千分。”
積分從一萬五千分漲到三萬一千分,手里又有一點積蓄了。
看完病人,楊平回到科室的路上,系統宣布了任務完成。
現在任務越來越難了,不像以前,完成一例街頭搶救,都會送禮包。
實驗室的燈還亮著,宋子墨一個人在練習關節鏡。
楊平進去,找椅子坐下,宋子墨回頭“怎么,不回去休息和小五也練了一個小時,都回去了。”
“關節鏡剪,不但要進行分離訓練,還要訓練節奏,就像拋球,一個球,兩個球,三個球,循環拋出接住,掌握好其中的節奏”楊平看他一直在轉葡萄,轉著轉著葡萄就溜走了。
宋子墨停下來,認真地聆聽。
“先把葡萄轉熟練,然后再邊轉變剪,把動作分解,一個一個練習,熟練后,再串起來練習。”楊平指點宋子墨。
宋子墨若有所悟,立刻改變練習方法,將動作分解,分開練習。
“不知道韓主任會不會讓我們在金刀獎中做主刀”宋子墨擔心地問。
畢竟兩人上面還有副主任醫師田園,主任醫師譚博云,田主任三十幾歲,譚博云也不足四十五歲,都符合金刀獎的年齡要求。
“金刀獎主治醫師也可以主刀,韓主任應該會給我們機會。”楊平分析道。
宋子墨對金刀獎很熟悉“主治醫師一般以助手身份參加,以主刀身份角逐獎項的,每屆都很少,鳳毛麟角。要以主刀身份參賽,做三級四級手術,必須要兩個同專業的主任醫師簽字,院內一個,院外一個。蘇南晨已經晉升了副主任醫師,溫仁濤也已經是副主任醫師。”
楊平伸了個懶腰“你是想打敗他們”
“你不想”宋子墨反問,又停下手里的關節鏡訓練。
楊平懶懶地搖搖頭“不想,沒意思,不過韓主任說了,拿個獎也不是壞事。”
宋子墨看著楊平漫不經心地說出這句話,好像這個獎很好拿一樣。
“那個滑膜軟骨瘤病的,手術排好了”楊平想起明天的手術。
宋子墨又開始訓練“排好了,現在我們排手術很方便,這邊一排,打個電話到樓上手術室,小蘇就安排好了,周燦也過來了,明天上班,有兩個人方便很多,一個器械,一個巡回。”
“好好練,你做全品類沒問題吧”楊平問道。
宋子墨點點頭“你應該也沒問題吧”
楊平打了個響指“證明你天賦的時候到了。”
“從來沒有主治可以拿到獎項的但是我想試試。”宋子墨的野心從未泯滅。
“那就從我們開始,讓它破例”楊平起身,打了個哈欠,走了。
留下宋子墨一個人在實驗室發呆,對,就讓它從這一屆開始破例,宋子墨握緊拳頭。
睡前進入系統空間,已經成了每天的必修課,比洗臉刷牙還要準時,這個時候是最適合進行集訓的。
上次進行了膝關節鏡的訓練,這次楊平想練習肩關節鏡的,用一萬二千分到系統商城購買了六百例肩關節鏡手術,包括肩袖修補,肩峰成形,bankart損傷、s損傷、盂唇損傷等手術。
積分還剩下一萬九千多分,每次有點積分,購買完訓練包就吃緊。
查看階段任務,完成度又增加了好幾個百分點,進度條也推進了一小段,難道今天的穿刺會給這個任務增加點數
應該是這樣,今天的穿刺,得到蘇教授的認同,自然為團隊增加了聲譽分數。
楊平明白了,自己現在每一項工作,只要做好了。不僅讓自己獲得積分,增加經驗,還會直接或間接給階段任務增加點數。
這就是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一致的道理,個人的成長和平臺的發展相結合。
每個人不是孤立的,沒有任何人可以單槍匹馬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