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病房去看小女孩的時候,她扎著兩個小辮子,稚嫩的臉上沒有一絲憂愁,始終保持著天真的微笑,她正在用電腦打字。
“小妹妹,你在學習嗎”楊平逗她。
她抬頭,甩著小辮子說“我在學習用英語寫作文。”
“這么厲害”楊平故意探頭去看,小女孩用手擋住。
電腦上打得不知道是什么,好像不是英文,也不是漢語拼音,可能亂打的吧。
“哇塞,你會用英語寫作呀。”小五故意驚訝地說。
她爸爸接話說“她英語不錯,我們也不懂英語,都是她在學校學習的。”
楊平既不問病史,也沒有查體,只是陪她聊聊。
出病房的時候,她的爸爸跟上來了,楊平打手勢,指指辦公室“去辦公室等我一會。”
楊平繼續查房,東南亞病人來自新加坡,華人,左側股骨頭缺血壞死,已經到三期晚,需要換人工髖關節了。因為他馬來西亞的親戚到中國探親,看過張教授的門診,感覺非常好,推薦他到中國找張教授,尋求保髖的治療方法。
他的中文很好,非常流利,他說他從小就是雙語教育,英語和中文都會,中文跟中國一樣的簡體字,所以無論是中文對話還是完全沒有問題。
退役的運動員,是一個籃球運動員,退役后平時靠做中小學生籃球培訓為業,也不知道自己什么前交叉韌帶斷了,最近一年左膝關節走路明顯不穩,搖搖晃晃,到醫院做核磁,提示前交叉韌帶斷裂,他聽說三博的張教授非常認真負責,慕名就來了。
查完房回到辦公室,小女孩的父親坐著等,看到楊平回來,他站起來說“麻煩你們了,我們也是沒辦法,給你們添麻煩了,我們的情況已經跟張教授和盧醫生說了,真的,真的不甘心,錢的事我在想辦法。”小孩爸爸眼眶濕潤,神情憔悴。
楊平安慰他“你們盡力了,很多事盡力就行,不是每一個目標都能達到,每個人都如此,有實現了不了的目標,有令人心痛的遺憾,這就是人生”
這話說得好像洞悉人生一般,跟自己的年齡有點不相符,或許,在系統里呆的時間太長的原因吧。
下班的時候,張教授過來了,找到楊平,語重心長地說“這個病人家里已經被掏空,是真沒錢了,孩子很懂事,我想給她一點希望,費用的事,我來解決吧,不會影響你們。”
只是簡單地交代幾句,張教授背著手走了,年齡大了,走路有點蹣跚。
他的身影在走廊里,一步一步。,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