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手術做的,怎么說呢,已經到了舉重若輕的地步,一個大手術,硬生生地做成了小手術的感覺,要是不知道的,而以為在做小手術呢。
前后交叉韌帶重建完,開始重建后外側和后內側結構,后外側結構需要重建的有三個外側副韌帶、腘肌肌腱、腘腓韌帶。后內側結構也有三個內側副韌帶、后斜韌帶、腘斜韌帶。
重建完這八個結構,還要修復關節囊,髕骨外側支持帶要松解、內側支持帶要緊縮,糾正髕骨的軌跡。
這些韌帶縱橫交叉,從股骨到脛骨,或者從股骨到腓骨,每一條都被植入到骨隧道中,走形要精準,張力要合適,相互要兼顧,不能顧此失彼,一根沒有弄好,哪怕松一點或緊一點,手術就打了折扣,打折扣就意味著失敗。
在眼花繚亂中,電鉆的沙沙聲響響停停,異體肌腱一根一根的遞過去,變成了病人身上的韌帶,前后內外,密布著植入的肌腱。
做的人很輕松,看的人很舒心,做完之后,測試膝關節穩定性,穩定性非常好,一次性真的把張力和平衡做到了完美,宋子墨心里畫了一萬個問號。
病人被小五推出去,這次胖子很保守,怕手術時間長,麻藥用量比較大,病人出去時,做手術的腿還是麻的。
宋子墨偷偷過來說“這種手術,你在哪做這么多,能不能給個可以說服我的答案,不要太玄幻的。”
楊平正在拷貝視頻,抓圖“知道高斯嗎”
“知道,這手術和高斯有關系嗎”以宋子墨的智商,也沒有猜到這話的玄機。
楊平停下操作鼠標的手“高斯十九歲時在哥廷根大學讀書,他的導師每天例行給他布置三道題,這一天老師只布置了兩道題,但是因為失誤,將一個小紙條夾進了他的課本里,小紙條上也是一道題,前兩個題目高斯很輕松就解答出來,唯有小紙條上的題目,他覺得很難,花了整整一個通宵,才把問題解出來,第二天早上交作業給導師時,他有些內疚和自責,他對導師說,您給我布置的第三道題,我竟然做了整整一個通宵才解答出來,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栽培。導師看完他的解答過程和結果,盯著高斯很久,用顫抖的聲音說,這可是一個兩千多年的數學懸案,阿基米德沒有解決,牛頓也沒有解決,你竟然一個晚上就解出來了”
楊平拷完視頻和圖片,站起來,宋子墨已經被石化,答案全在這個故事里。
楊平拍拍他的肩膀“做手術這種事,有人看一遍就會做,比如你;還有人只要看一遍書,就可以把手術做完美,比如我,信不信由你”
“秘訣只有一句話,這種手術單一結構的重建,隧道的位置重中之重,多結構的重建,隧道的位置加平衡,缺一不可,怎么調節平衡,看天賦了,不要看書上的幾個厘米,沒用,自己去找平衡,估計你做上幾臺就可以理解我今天的話了。”
楊平微信問蘇南晨要一個電子郵箱,把這個手術的視頻發給他,不是炫耀,而是給他參考一下,他那個病人也很快要做同類的手術。,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