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術間,葉教授帶著關主任和陳歌正在做手術。
這手術也是四聯重建,髁間窩變形,開股骨隧道時,把股骨內髁打劈了,這下麻煩了。
讓葉教授做,根本不會出現這問題,手術做到半小時,重建后叉了,陳歌想試試,陳歌是關主任的博士,也算葉教授的師侄了,何況在三院學習時也跟過葉教授一年,讓他試試也無所謂。
因為后叉重建也是雙束的,在股骨內髁上有兩個隧道,所以隧道位置比較擁擠。陳歌經驗不足,葉教授也大意了點,隧道一開,崩開了,內髁劈成三塊,還把鉆頭別斷在里面。
現在要把斷的鉆頭從骨里面取出來,楊平和蘇南晨進去的時候,葉教授剛剛透視完,確定了鉆頭的位置和方向。
葉教授沒有說話,陳歌和關主任也沒有說話,都皺著眉頭,手術室了圍著好些人,觀摩的。
蘇南晨指指病人,麻醉師說“全麻的”這樣說話就方便很多。
葉教授看著c形臂x光機屏幕上的圖像,琢磨怎么取鉆頭,他想微創取出來,也就是不切開,而是在關節鏡下取出來,難度非常大。
這個鉆怎么打的葉教授心里罵娘了,現在吐血的心都有,這要是在三院,他估計下臺就把陳歌罵個狗血噴頭。
取鉆頭還是第一步,取完鉆頭,還要把骨折固定,固定完骨折,又要重新開隧道,一般來說,只是髁的后份打劈裂,不影響懸掛固定,現在整個髁打碎了,麻煩死了。
蘇南晨看著屏幕,也無語了,這病人也沒有骨質疏松,更沒有腫瘤等病理因素,把內髁給打碎了,碎成了三塊。
這種情況,每一步都可以算做一個獨立的高難度的手術,幾步聯合起來,難度非常大,讓人望而生畏。
要不是葉教授這種全國頂尖水平,估計放棄手術了,直接切開,把鉆頭弄出來,把骨折固定好,等上幾個月,至少三個月,骨折愈合好了,再來做手術。
葉教授不愧是全國頂尖水平,不慌不忙,沉著從容,他用髓核鉗伸進關節腔,到骨塊上取了一點,交給護士,護士用鹽水紗布接過來。
葉教授交代“送病理”
這種意外的骨折,本來不應該的,一旦出現,作為嚴謹的教授,肯定要考慮病理因素,尤其腫瘤。盡管目測不是,但是很多東西不是目測就算數的,為了謹慎起見,葉教授取了一點骨組織去做病理檢查,以排除腫瘤。
關節鏡下取鉆頭是個高難度的技術活,一般醫生做不到,都要切開才能取出來,但是葉教授好像沒有準備切開,他打算用關節鏡取。
鏡頭找到最佳視角,看到了鉆頭卡在骨組織里面,露出了一點點,髁間窩就像一個洞,埋入洞壁的東西,不是你想拿出來就能拿出來的,器械夠不著,施展不開,它可是死死地卡在骨頭里面。
這鉆頭是空心的,葉教授拿一根導針在關節鏡監視下,從斷鉆頭中間的空心孔里穿過去,到大腿下端的內側,穿過皮膚,戳出來。
“最細的鉆頭”
葉教授將最細的鉆頭沿著大腿內側外露的導針穿進去,與斷鉆頭接觸,頂住斷鉆頭的尖端,然后將電鉆卸掉,導針推到與這個細鉆尾部平齊。
“錘子”
葉教授用錘子輕輕地敲打,慢慢的斷鉆頭這樣被打出來了。
果然是大師,這放到其他醫院,這種鉆頭,要么不取了,要么切開來取,切開取都會折騰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