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打招呼,主要讓病人放心,意思主刀要上臺了,不是在旁邊動動嘴巴。
“吳主任,我們去刷手,上臺”
“走,我們刷手去。”
還是楊平好,一點都不擺譜,畢竟自己的人,吳主任頓時對楊平有一股親切感。
“這幾個平時被我慣壞了,一個個眼睛長在頭頂上,你別介意呀,吳主任,回頭我好好訓他們。”
楊平很愧疚地說。
“沒關系,年輕人嘛,不懂事,浮躁一點。”
吳主任剛被噴了幾次,覺得楊平的話如沐春風。
手部消毒完,將持物鉗夾在無菌臺的垂單上。
自己拿一塊小單包住手,拉著。
小五松手,和宋子墨一起鋪單,一次性成套的肩關節鏡專用單。
底單、中單,整整齊齊,最后小五也穿手術衣,一起鋪大單。
各種盤曲的管線快速展開連接,周燦在臺下幫本院的巡回護士連線開機。
手指一路點過去,主機、光源、屏幕、刨刀、等離子刀,全開了,還調好了參數。
連接光纖,宋子墨對鏡頭進行對焦對白,術前核對,開工。
楊平上臺的時候,宋子墨已經完成了入路的建立,完成下級醫生的鋪墊工作。
楊平一來,宋子墨恭敬地讓出主刀位置,將鏡子交給楊平,楊平接過鏡子,看著屏幕開始手術,首先進行肩關節鏡檢查。
“小五,我們過去編制肌腱。”宋子墨帶著他們讓開,去器械臺編制肌腱。
這種手術,人太多站不下,臺上兩個人就夠了。
再加一個人負責編制肌腱足夠,平時他們手術也就兩三個人。
今天他們上這么多,尤其小五,純粹找存在感,不上臺能叫飛刀。
他們走開,臺上就剩下楊平和吳主任了。
“麻煩幫忙牽引一下肢體”
楊平看著屏幕說。
吳主任一看周圍,楊平身旁就自己了,唯一的助手。
牽引只有自己幫忙牽引了。
“哦”
吳主任看著楊平,楊平的目光已經專注屏幕,根本沒再理會他,吳主任只好去牽引肢體。
沙灘椅位做肩關節鏡手術,好處就是肢體可以活動,特別適合這種復雜的重建手術。
缺點就是無法使用牽引架進行牽引,需要一個助手進行徒手牽引,幫助打開關節間隙,這個助手非常辛苦,苦力活。
“吳主任呀,你在這,要全力配合好楊老師,我出去一下。”
謝院長接完電話回來,打個招呼,暫時離場。
鏡子在關節間隙如游龍一般,探針就像手指的延伸,整個肩關節的內部結構被細致地探查一遍。
手術有一種美的享受,這家伙,水平真是高呀。
吳主任一邊牽引,一邊看楊平的手術。
在人民醫院時,楊平就扶過幾次鏡子,連簡單的關節鏡檢查都沒讓他做過,他怎么手術這么熟練。
蘇南晨不是夸他,這真是全國一流水平呀。
吳主任好歹也是主任醫師,工作二三十年,又進修過幾次,臨床經驗還是豐富的,只不過比上嚴重不足,比下還是略有富余的。
這小子,短短半年時間,居然水平升到這種地步,三博的韓建功真是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