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jitakagi教授應用膀胱鏡對一例膝關節結核的患者進行探查,此后,越走越遠,他和他的學生發明了第一臺真正的臨床實用型關節鏡。
大多數時候,關節鏡比切開手術操作還要方便,一些切開手術達不到的地方,完成不了的操作,關節鏡可以輕松做到。
肩峰成形完成,不多不少,等于將肩峰重新做了一次塑形,活動肩關節,完全沒有了撞擊。
后續bankart損傷及s損傷修復,盂肱韌帶斷裂的重建,盂唇撕裂的處理,關節囊折疊術、肱骨大結節下移術。
一系列復雜的手術,不要說在場一眾醫生看得眼花繚亂,就算是蘇南晨,也看得眼花繚亂。
他驚嘆楊平的高超技術,每一個復雜的問題到了他手里,顯得極為簡單,這種化繁為簡的能力,需要強大的理論和手術能力做支撐。
他還驚嘆妹妹的配臺能力,平時在自己眼里,這個嬌氣受寵的小妹,現在是他見過的最優秀的器械護士。
看到現在,還沒有出現一次器械遞送失誤,哪怕是時間上快一點或慢一點都沒有,他們沒有說過一句話,連一個眼神溝通都沒有,卻做到了最完美的配合。
蘇南晨十分不解,他們靠什么溝通,怎么就會配合得如此默契,難道靠意識交流
這個手術的難點在于,每一個獨立手術需要與已完成的、未完成的手術保持協同,最后成為一個有機的聯合體。
如何讓修復或重建做到最佳協同,這完全憑借經驗,最精密的機器也無法幫助醫生來完成這種復雜的協同的把握。
膝關節多韌帶重建的奧妙在于平衡,因為下肢關節最大的特點是穩定。
而肩關節最大的特點是靈活,他比平衡的要求更高一層次,單單平衡不行,而要相互協同。
這種手術對經驗的要求,就像一個高明的廚師,火候、油鹽多少、各種配料比例、入鍋的時機,出鍋的時機,全憑豐富細膩的經驗,這些不是靠量筒和天平可以做到的。
外科醫生,也需要豐富的感性知識的掌握,這些恰恰要靠經驗的積累,無其他捷徑可走。
對于這些結構的協同,一流的教授也會反復琢磨,在張力平衡上猶豫不決,在運動協同上難以把握,因為太難了。
手術室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很自覺,與手術臺保持距離,職業的素養都有。
他們看這臺手術,就像看雜技,在他們眼里,諸多無法完成的東西,主刀輕而易舉地做到了。
關節鏡手術比人工關節置換相對好很多,因為持續的生理鹽水沖洗,讓術區始終保重一種高度清潔。
“不要亂動一臺手術都堅持不了”
啪的一聲,不知道什么器械,好像還是探針,一閃而過,敲打在第五掌骨上,第一到第四掌骨已經全都被打過了,手已經不由自主的顫抖。
這個家伙,休息時,斯斯文文,客客氣氣,做起手術來,六親不認,作風極為簡單粗暴。
最難的關節囊折疊術開始了,這項技術看起來簡單,但是要做到達到目的,十分困難。
“手不要抖手術關鍵步驟,出一點差錯,就影響手術效果。”
楊平的聲音有點大,很清晰。
這種關節囊松弛,靠等離子刀的皺縮已經無法達到目的,只能靠關節囊折疊術了。
楊平將前下方的關節囊破口處的陳舊疤痕清除掉,這個破口是習慣性脫位經常出入的地方。
這個破口要修補的,但是楊平沒有任何修補的意思。
有個擅長關節鏡的副主任醫師看著看著,看不明白了。
他進修的時候,看到大佬做這種手術,都是修補破口,有時候要取其它的筋膜組織來補。
至于關節囊折疊,都是粗糙的弄一下,效果怎么樣,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