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扶刀用超聲定位,用超聲治療,我們可以改進,用紅外線定位,引導超聲波,進行精確轟擊,就像導彈,能夠自動精確鎖定就好了。”
“你想讓海扶刀的超聲聚焦成為對付腫瘤的導彈”
“對,很難,但是可以試試,骨科研究所不是快掛牌了嗎我們研究一下,做一個課題骨肉瘤體外紅外線導航下超聲波聚焦智能精確治療”
“非常有想象力,我原以為你只是一個手術匠呢。”
“手術技能就算到極限,治療效果也會被天花板蓋住,此時,就需要理論創新,突破天花板,更上一層樓。”
“有深度,課題申報資料我來寫,讓韓主任牽頭,可以申請國家級的。”
對楊平,宋子墨越來越看不透,深不見底,他的腦子里究竟藏著多少東西,誰也不知道。
三博酒店的會議室,已經布置得差不多了。
話筒、音箱、視頻等等,每一個環節,譚博云都親自檢查一遍。
他很激動,有些緊張,這種國際性的學術會,他唱主角,還是第一回。
人生難得有這樣的機會,竭盡所能地表現一次,成敗都不會遺憾。
何況,一個學術會而已,談什么成敗,最多找出自己的差距。
這次,除了直播創傷急救的手術,他還要展示科研成果,骨科云端數據庫的建立。
用這個云端數據庫,收集國人的骨骼解剖數據,按照大數據建模,設計鋼板、人工關節等內植物,使內植物更趨合理,更加個性化。
田主任的課題是內植物的3d打印,也是骨科內植物個性化方面的研究,這項研究可以讓工廠建立一個柔性生產線,完全做到骨科內植物個性化定制處理。
如果云端數據庫和3d打印結合起來,利用數據庫進行3d打印,可以徹底讓骨科內植物做到真正的個性化。
三博骨科將在內植物個性化研究方面,遠遠領先其它醫院。
本年度最后一個月來臨,期盼已經的骨科學術會將如期召開。
三博酒店,提前幾天就開始了忙碌,前臺的電話響個不停。
參會的人數比預期的要多,有人打電話直接問手術直播的項目會不會取消
言下之意,沖著這個來的,學術會上,大佬直播秀手術,不是新鮮事,甚至跟國外聯合直播,也不少見。
但直播的都是擇期手術,病例做了挑選,手術做了充分準備,從技術、設備和心理上,都做了充分準備。
這種直播創傷急救手術,從急診科開始,全程直播,還是頭一回。
以前,魔都六院急診科這么干過,但不是在學術會上,而是跟電視臺合作,做急診科直播節目。
創傷急救手術直播,這要巨大的勇氣,在學術會上,觀眾都是同行,任何的不足都會放大無數倍。
黃佳才參加銳行工作總部的會議,已經是最后一天了。
明天就要回g市,他要在學術會召開前趕回去,他是贊助商之一,在會場有一個展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