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三組,全部坐在手術室待命。
手術演示,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越是時間不定,越是緊張著急。
“急診科怎么還沒打電話”等得有點發慌。
小五也在來回走動“別急,那邊會議剛剛開始呢。”
“大家打起精神,手術演示什么時候開始,要看急診科什么時候收病人,一旦有病人,隨時開始。”宋子墨比較能夠沉住氣。
大家在更衣室休息,楊平躺在長椅子上睡覺,他進入系統空間。
運動醫學的進階已經完成,骨病的手術培訓開放了。
積分已經有十四萬分,骨病的手術種類較多,包括腫瘤、感染、退變性疾病等等,又以腫瘤手術為主。
腫瘤手術與創傷手術不同,創傷以修復為主,而腫瘤是以切除為主,以最小的損傷,最少的出血,將腫瘤盡可能切除干凈。
楊平進入培訓空間,花了六萬分,買了一千例腫瘤手術。
系統一如既往的魔鬼特性,模擬出一些想象不到的奇葩病例。
或許,這是系統有意為之,用最具挑戰性的病例,魔鬼式的訓練,來培養一個它認為合格的外科醫生。
創傷發生在人體正常解剖結構上,每一個人的解剖都大體相同。
而腫瘤,但它根本不是正常的解剖,每一個腫瘤都有自己的解剖,千奇百怪,永不重復。
要完美地切除一個腫瘤,需要知道它生長及侵襲的范圍,還要知道它的供養血管的分布,與周圍重要臟器的關系。
保護好重要臟器,成功地切除腫瘤,是一件富有挑戰性的事情。
系統空間的腫瘤就沒有容易的,各種奇葩的生長方式,比如,從肝臟往四周侵襲,與主動脈粘連并形成包裹,然后再突破脊柱的前縱韌帶,生長到椎管里,在椎管里又朝各種空隙延伸,侵襲脊髓。
系統要求完整切除才算合格,楊平做了兩百臺,仍然無法達到合格。
即使不合格,隨著手術例數的增加,系統空間還會不斷提高難度。
三百臺、四百臺
每一次手術結束,光屏會用紅色顯示腫瘤的范圍,藍色顯示楊平切除的范圍,加以對照,以確定手術的效果。
到了五百臺,還是距離合格差那么一點。
以系統空間的培養效率,居然五百臺手術都達不到合格
系統里的五百臺手術,培訓效率可是現實中的十幾倍,有時候還會高一些。
究竟是這些腫瘤太難切,還是要求太高。
當做到第六百臺的時候,眼看就要合格了,最后一根重要的供養血管沒有處理好,引起了出血,被判定不合格。
這個腫瘤可是有三十九根供養血管,楊平已經結扎處理三十八根,漏了一根,還是被判定不合格。
每一個腫瘤的供養血管數量、分布、走向完全不一樣,就算有血管造影,也不一定能夠每一根都找出來結扎。
何況系統只是給普通的ct和ri參考,楊平能夠結扎三十八根,已經很不錯了。
繼續吧,要是一千臺還是不合格,剩下的十萬積分就被清零了,那自己就被動了。
他有點后悔不該這時進來系統空間培訓,開弓沒有回頭箭,只有繼續。
七百臺,八百臺,終于步入了合格。
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可以循的,楊平終于摸索到了腫瘤的特性。
九百臺進入專精,在第一千臺手術完成的時候,跨入了完美的水平。
完美,僅僅是能夠將手術按照教科書做得爐火純青。
大師級,需要對手術有重大改良;而宗師級,必須有重大理論原創,越往上,層間的晉級越難。
最后一臺手術完成,楊平拿出巨大的腫瘤,表面是密密麻麻結扎的血管。
從空間出來,楊平繼續休息,養精蓄銳。
“我們這算枕旦待戈嗎”胖子挺有文化的。
“哥,沒把握的詞語能不能不要用枕戈待旦。”有點看不下去。
“意思差不多吧,別扣字眼。”胖子反駁。
“我們也去看看會議,手術室里的屏幕可以看。”宋子墨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