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護士趁醫生操作的間隙,已經完成了采血,貼上了標簽,這是參宮橋二號病人。
“上車吧,我們可以返回了。”
醫生換了一副手套,剛剛操作留下的垃圾被一個黃色袋子收好。
擔架打開,兩名擔架員將傷員搬上了擔架,送上了急救車,紅色病人,他們需要一直跟著,一對一的。
另一輛本田suv也好不了多少,嚴重變形了。
“股動脈撕裂,要現場手術,請開縫合包。”醫生徒手壓迫止血。
護士打開縫合包,兩個人開始對股動脈進行現場止血,醫生夾閉股動脈。
讓護士觀察下肢血運,護士回應“血運合格”
“可以臨時結扎”醫生做出判斷,予簡單結扎處理。
第三輛車,情況十分不樂觀,地面上全是血,血液還在擴散,吉野從紅色到黃色,再到綠色,每一個傷員都親自過問。
“骨盆粉碎性骨折,盆腔內臟損傷,會陰直腸嚴重撕裂,出血太多,我用了主動脈介入球囊止血,還是不行。”醫生看到吉野過來,立刻匯報。
吉野稍微目測一下病人的身高,說“將球囊再往上再送五厘米,下次記住,對出血位置的判斷要有經驗,不同身高的人,解剖標志存在差異。”
“明白”
醫生小心翼翼地將球囊抽氣,然后再往上送了五厘米,重新充氣。
吉野醫生說得對,再往上五厘米,血肉模糊的下肢和會陰沒有再噴血了。
一輛微型車是最糟糕的,司機已經被貼上了黑色的標簽,后座的女人陷入昏迷,這是參宮橋一號病人。
黑色標簽的傷員,還是被移到一邊,一組醫護進行了標準流程的心肺復蘇,反復檢查,最后不得不放棄。
“她是孕婦,糟糕,什么東西刺穿了她的腹部,胎兒已經受傷”
病人已經搬運到平地的擔架上,醫生已經完成氣管切開,連接了簡易的呼吸機。
失血性休克,血型出來了,交叉配血,輸血
“吉野君,她不行了,一側瞳孔散大”醫生需要吉野的支援。
顱內出血,顱內高壓,腦疝形成,吉野兩個指頭撐開病人的眼瞼,觀察瞳孔,迅速做出了判斷。
成為一名創傷急救醫生之前,他在內科、外科都輪訓過,他能夠獨立完成全身任何部位的創傷急救手術。
“20甘露醇快速靜滴打開手術急救箱,來不及到醫院,去骨瓣減壓”吉野沒有多想。
這個病人如果不現場對顱內進行減壓,她到不了醫院,多年的經驗讓他的判斷十分精準。
傷員被送上一輛可以實施手術的急救車上,手術急救箱打開。
電動剃頭刀剃頭,消毒鋪單,噴灑手消毒劑,戴雙層手套,頭皮被刀掀開,護士遞過來開顱電鉆,吉野鉆了幾個孔,用原始的線鋸鋸斷周圍,一大塊顱骨被掀開,腦組織瞬間膨脹出來。
特制的無菌保護罩蓋住顱骨缺損的地方,取下的骨塊被護士收好,然后包扎。
“她需要直升機,送她上直升機吧”吉野吩咐。
擔架員抬著病人,連著呼吸機,上了直升機,直升機上還有每一個傷員的血液標本,拿回去交叉配血。
“起飛”負責孕婦的醫生命令。
直升機緩緩升空,巨大的氣流,將高速路邊的小草吹得匍匐在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