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司當初開發此技術為了軍用,所以在載重速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而信號轉換的精度效率方面顯得粗糙。
日本art研發初衷就是用于病人,所以在信號編譯和轉換方面擁有深厚功底,遠遠超過美國公司。
按照楊平的計劃,下一步要給余水蓮裝上動力支具,讓余水蓮走著出院。
高橋和art公司一直保持聯系,該公司迫切希望有典型病例進行實驗性應用,提前積累市場影響力,在高橋的撮合下,他們愿意與三博醫院合作,免費動力支具。
如果要裝備動力支具,也不是簡單的事情,需要對余水蓮的腦部電生理數據進行研究編譯。
在系統空間,楊平閱讀過大量腦電生理方面的書籍和論文,已經算是這方面的專家。
與art公司的合作,是一次醫學與理工的合作,雙方各有所長,楊平決定帶領大家將余水蓮的腦電生理研究透徹,為工程師進行編譯做準備。
每個人的腦電生理不一樣,動力支具使用腦機接口時,必須個性化編譯腦電信號。
余水蓮的整個治療完成后,楊平想讓宋子墨執筆,寫一篇論文,專門論述余水蓮的案例。
這將是一篇重量級論文,救命的搶救手術、二期重建尿道和肛門、動力支具的應用,涉及創傷外科、修復重建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動力支具、腦機接口、腦電生理、神經信號轉換等等,是一次復雜而經典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案例。
楊平去找宋子墨,辦公室沒看到他,猜想他應該在實驗室,于是去實驗室。
大家跟著徐志良和高橋還在做手術,實驗室只有宋子墨一個人。
他站在窗戶邊上,窗外下面的路上,余水蓮的丈夫和兒子用輪椅推著余水蓮,余水蓮正和他們有說有笑。
聽到腳步聲,宋子墨知道是楊平進來,他用手拭去眼角的淚水。
“如果那時候,有我們這樣的醫生,我媽媽可以救過來嗎”宋子墨一直看著窗外。
楊平停住腳步,沒有回答,宋子墨自問自答“一定可以救過來你知道嗎她就在我懷里,慢慢停止呼吸和心跳,就在我懷里,我看著她的離去”
“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一切過去將是永遠,生命如此,所以我們才這樣努力提高醫術,就是為了盡量少留遺憾,你是一個優秀的外科醫生,你媽媽如果知道,她一定會很欣慰。”楊平不想宋子墨一直留在遺憾中。
“你看那個小男孩,他多么幸福,雖然他媽媽只有半截身體,但他終究還有自己的媽媽,唯一的媽媽。”
“她的音容笑貌,現在還清晰地刻在我的腦海,她美麗聰慧、溫柔賢惠,她總是對人微笑,上學放學,她總是牽著我的手。每天早上,她會煮糖水雞蛋給我吃,送我到校門口,看著我走進學校,跟我拜拜;每次放學接我回家,她都會問我,子墨,今天學到什么了”
“你說的對,過去的永遠過去,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我們為什么這么努力,就是為了減少世間的遺憾。”
宋子墨抽泣幾下,揉揉眼睛,轉過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