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直播打分的評委,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掐著打分,滿分,滿分,滿分
韓主任和張教授顯得很輕松,看到楊平,韓主任招手“小楊,骨科研究所的干細胞研究牌照下來了,你們看有什么科研項目,可以立一個項。”
楊平現在確實想立項做科研,暫時他想將課題定在缺損組織修復這塊,比如肌肉組織缺損的修復,這是思思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
太大的課題,等以后獲得系統空間實驗室再說。
“我想在組織工程方面設立一個課題,需要用到干細胞和3d打印,不知道我們的3d打印機有沒有納米級別的微視打印”楊平對這臺3d打印機的性能了解不透徹。
“巨視打印可以,微視打印不行,納米級別的更加不行,這臺設備原本有納米級別的微視打印,但是引進的時候,這屬于限制技術,人家不愿意賣,所以缺少相應的硬件和軟件模塊。”韓主任參與引進設備的談判,對設備更加熟悉。
這不奇怪,這些尖端設備,一旦被引進到中國,這些外國佬就會閹割功能,有意減少硬件和軟件模塊,讓功能打折扣,美其名曰技術限制。
宋子墨的手術做完,視頻被關閉,已經打出的分,都是滿分。
這種手術,對任何骨科醫生來說,完成手術不是難事,但是要做到滿分非常困難。
創傷骨科的郭總,挨個到手術間通知晚上他請客吃飯,不知情的以為郭總結婚或者小孩滿月。
郭總單身,最近也沒有晉升職稱,什么事情讓他這么高興,到處廣播請人吃飯。
原來郭總結束了一年的住院總生活,結束了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時無休隨叫隨到的生活,當然值得慶賀。
他要到醫院附近擺上幾桌,好好慶祝一下,同時不妨通知大家有妹妹、表妹、堂妹的,其她未婚女性親戚朋友的,現在可以正式介紹給他。
這飯不吃白不吃,但是骨科聽到消息的,都吆喝著晚上好好聚聚。
看宋子墨做完金刀獎的第一臺手術,韓主任和張教授沒什么事,打算離開,韓主任吩咐楊平,盡快將課題拿出來,他幫申請資金。
趁楊平有空,高橋湊過來“下午下班一起打網球可以不”
楊平覺得奇怪,自己打網球,和小蘇打,打的鴛鴦球,你參和什么。
高橋笑道“不是我的意思”
然后指指正在和小蘇聊天,詢問器械的藤原美雪。
“是她,藤原醫生,在醫院體育館,她看到好幾次你和蘇護士打球,她讓我來跟你說,一起打網球。”高橋只是個傳話的,至于楊平是否同意,他可不管。
“網球高手”高橋補充解釋。
楊平看他們這么有興趣,一起打打球也無妨“行,下午創傷骨科郭總請客,大家一起吃飯,飯后再去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