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鋼第一次可以平躺,第一次擁有正常人視野,第一次可以舒展身體。
按照手術室的無菌規則,病床不能進入手術室。
但是這一臺骨科病床,經過消毒處理,被允許進入手術室,盧鋼直接從手術室過到骨科病床上。
他躺在病床上,頸椎被頸托固定,上頸椎雖然已經固定牢固,但是為了安全起見,還是使用頸托保護。
手術室大門打開,盧鋼被推出來,大家都穿著洗手衣,圍在骨科床邊上,一起推著骨科床。
盧鋼母親一直守候在門外,看到門打開,立刻上來,十多年了,她終于看清兒子的正臉。
“手術做完了,非常成功,術后還有兩關要過,感染和遲發性癱瘓。”楊平跟盧鋼的母親解釋。
這在術前已經講過,現在只是重復提醒。
盧鋼對母親笑“沒事,放心吧,我睡一覺醒來,醫生就叫我動腳趾,我就知道,手術成功了,什么時候可以吃東西蒸五個大肉包子給我吃。”
梁胖子扶著骨科床“六個小時后吃東西,但是這幾天盡量喝粥,三天后你才可以坐起,如果沒有不舒服,可以嘗試下床行走,那時候才能吃肉包子,讓你邊看電視邊吃。”
大家笑起來,盧鋼母親在一旁跟著笑,笑著笑著,眼淚就流出來。
“辛苦了,謝謝醫生,謝謝醫生”母親跟著盧鋼一起回病房,不斷感謝大家。
病房的護士早已做好準備,胸腰椎的支具也在病房備著。
因為骨質疏松,所有的內固定的可靠性降低,起立行走時,用支具保護一段時間更安全。
病床推到一號床的位置,最靠近護士站的急救病房。
幾個護士,熟練地連接氧氣管、心電監護儀器,將他的雙下肢擺在稍微屈髖屈膝位。
有護士開始交代盧鋼母親的陪護注意事項,車醫生教盧鋼下肢的肌肉訓練和踝泵運動,關節手術的早期康復訓練非常重要。
盧鋼從麻花狀態解放出來,變成直立舒展的正常人,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平衡器、中樞神經系統以及視覺調節系統,都需要重新適應。
車醫生運用科學的康復知識,一步一步幫助他,在余水蓮的康復過程中,車醫生積累了豐富的特殊案例康復經驗。
術中出血不多,總計一百四十毫升,備好的自體輸血機器、懸浮紅細胞、冰凍血漿都沒有派上用場。
手術時間短,術野暴露時間就短,感染的概率被降低。
考慮到預防抗生素使用的是二代頭孢,半衰期短,楊平叮囑術后給盧鋼追加一次抗生素。
只要不感染,不出現遲發性脊髓損傷,手術才算真正成功,沒有一步是可以松懈的。
張教授和韓主任還留在更衣室,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還沒有從驚嚇中完全恢復。
車開這么快,大街上都是人,可楊平硬是在人與人、車與車的間隙中賽了一回車。
兩人行醫時間加起來,已有八十多年,但是也經不住這種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