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區的人們,看到剛才這一幕,全都屁股離開椅子,術中突然出現心跳驟停,對任何主刀都是一次臨床經驗和心里素質的嚴峻考驗。
“心跳停了”
“在除顫”
“有了”
“有了。”
嘈雜與驚呼聲中,大家看到屏幕上的正常心電波,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有人伸手摸了摸椅子,重新坐回去。
心有余悸的人們,從驚險中爬出來,調整情緒。
“對這種腫瘤的研究,楊博士領先我們一個代差,他早就預料到心跳驟停。”
“我們還停留在原始探索階段,在我們看來,暫時無法克服的難題,在他這里仿佛成為常規。”
約翰內森心里剛剛激起的巨浪,慢慢歸于平靜,但是余浪陣陣。
格里芬好不到哪里去,也被嚇了一條。
延髓是腦干的一部分,腦干眾多的神經核分布在此區域,在以前這個區域的手術是禁區。
近年來因為腦干解剖的進步,顯微鏡下操作技術的進步,各種先進檢查與手術設備、導航設備的應用,才讓外科醫生邁進禁區。
但是操作也限于安全區,在神經核團與傳導束的間隙進行,馮老這種腫瘤已經生命核團緊密粘連,仍然是手術禁區。
楊平的手十分穩定,猶如精密的機器,比機器更加優秀的是,良好的觸覺反饋,讓操作力度把握十分恰當,這是目前任何機器無法做到的。
擅長顯微鏡下操作的溫仁濤,看到楊平的操作,也不得不承認,與楊平的差距,無法縮小。
在放大的顯微鏡下,操作十分自如,始終保持最大精度,動作沒有絲毫的走形。
越過第一個危險區,腫瘤被繼續分離,邊分離邊止血。
沒有包膜的腫瘤,在楊平眼里仿佛存在某種看不見的包膜,而楊平可以在這層包膜表面分離。
他真的猶如徒手攀巖,整個攀巖過程會出現五次墜落,墜落后要重新抓住巖石,繼續往上攀登。
一次失手,便萬劫不復。
“這是人類的極限,他的手一直穩定,沒有任何松懈疲勞的跡象。”
“無論成敗,這臺手術應該成為經典。”
“糟糕,粘連太緊,又遇上危險,01毫米的精度都無法滿足這個手術需要,又要來一次墜落,我的天啦。”
“”
越是能夠看明白,越是心里緊張。
約翰內森掩嘴,差點發出聲音,格里芬和伍德海德已經擠在一起,仿佛這樣可以獲得安全感。
激光手術刀頭,發出微微的亮光,再次進入死亡區,楊平在此做了短暫的停頓,提前和助手溝通,提示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
“大家注意,第二次心跳驟停馬上來臨,打起精神。”楊平清晰冷靜的聲音。
大家重新凝聚所有的精神,等待死神的第二次降臨。
隨著會議室一聲沒有控制住的尖叫。
第二次心跳驟停出現,這一次來的更快,沒有任何先兆。
毫無耽擱,快速的動作,無菌單覆蓋保護術區,掀開背部無菌單,撤離心電監護的電極片及導線。
第一次除顫,失敗
觀摩室屏幕右側顯示手術室的全景和各種監護參數。
第二次除顫,失敗
約翰內森跟著前面的人站起來,所有人都站起來,第二次失敗了。
時間一秒一秒過去,這種心電紊亂,早期如果除顫失敗,后期機會渺茫,約翰內森明白其中的風險。
仿佛病人就在面前,約翰內森又無法幫上忙,雙手握緊拳頭。
“加油,加油呀”
他握緊的拳頭,手指深深扣住自己的掌心,一陣鉆心的痛。
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