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血管總長度,動靜脈和毛細血管,整個血管網絡拉成直線,是一百六十萬公里,地球的一周不過四萬公里,這是一個多么復雜的網絡。
人們對這個血管網絡的研究遠遠不夠,還停留在一些主干道上。
從厘米級,到毫米級,再到亞毫米級,三根導絲不斷的下沉,它要搶在最后半個小時內到達目標,完成任務。
這是它唯一的機會,也是最后的機會。
馬西莫蜷縮著身體,溫暖的大廳里,他猶如高燒病人,一陣又一陣的寒冷襲來,快速傳遍全身,如果可以,他想裹著一層厚厚的被子。
高度緊張消耗的不僅是腎上腺素,還會因為出汗水分蒸發,肌肉的過度持續收縮,消耗大量的熱量。
“他真的一次解決三個動脈瘤,他真的同時操縱三根導絲”馬西莫喃喃自語。
約翰內森看到馬西莫的眼神,這就是自己曾經的眼神,空洞無物,仿佛曾經的一切的輝煌與榮耀此時灰飛煙滅。
“我說過,他比我們高一個維度。”約翰內森相對比較鎮定,他已經經歷過一次磨煉。
尤金博士比馬西莫好不到哪里去“他兩只手操縱四條機械臂,三條主刀機械臂,一條助手機械臂。”
尤金博士的話提醒了大家,這四條機械臂是靠楊平兩只手來操縱的。
但是沒有一絲一毫的節奏脫節,每一次,一根導絲要越過分叉時減速停頓,另兩根高速突進,另外的導絲遇上分叉停頓時,剛剛停下導絲已經完成了轉向,越過分叉。
就像雜技演員,同時拋幾個球,楊平兩只手操縱四條機械臂,總有兩條機械臂在動,兩根機械臂在休息,休息不是休息,而是每一次高風險超選的停頓轉向。
任意角度轉動的機械臂讓導絲比人手操縱更加靈活。
導絲速度越來越慢,但從未失去它應有的靈活與精確。
因為血管越來越細,任何粗糙的操作都會致命,任何的快速與大幅度,都會讓導絲因為慣性而難以控制,所以現在必須慢。
同時,導絲釋放的長度越多,對尖端方向的控制難度就越大。
血管越來越細,導絲不斷的下沉,猶如潛艇越沉越深,一直要沉到最深的海底。
越深,越細,越危險,越難以控制。
這種深入,這種下沉,沒有回頭路,要么成功,要么致命。
這就是楊平不愿意在電壓不穩的時候手術的原因,他必須一擊必殺,沒有任何回頭的機會,沒有任何補救的可能。
成與敗,就這一次,生與死,就這一次機會,已經深入下沉到腦干這種級別的血管,沒有任何機會撤出導絲。
“他現在仍然沒有迷路,在迷宮般的血管網絡里,它們各自沿著最近的路線前進。”
馬西莫連呼吸都不敢太大太快,這是最緊要的關頭,他曾經用最細的導絲,在各種輔助設備的幫助下,對猴子的顱內腦干生命中樞血管進行介入,到這里,不知道多少猴子致命。
巨大清晰的屏幕上,三條細絲貪吃蛇,蜿蜒曲折。
眾人無不凝神屏氣,居然它們已經深入這么多。
此時,千萬不要出任何問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