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聽什么音樂”護士報出幾個樂曲,問道。
病人說“搖滾金屬搖滾”
程老板笑道“我們這都是舒緩的曲子,緩解你緊張的心情,沒有什么金屬搖滾,做手術你聽什么搖滾,你不怕醫生一時激動,手術刀也搖滾兩下”
“你說的也對,我以前有一次唱搖滾,動作太猛,弄骨折了。”病人還真有這樣的經歷。
這個多功能手術室的音箱,程老板可是花了血本的,德國殿堂音響,花了幾十萬。
出色的音質不是那些大路貨可以比的,音樂響起,病人立刻閉上了嘴巴,心情放松。
“打吧現在我不怕了,你們隨便打麻醉。”病人緊張的情緒完全放松。
麻醉醫生掀開一次性孔巾“打完了”
大家一起合力,又將病人翻轉為仰臥位。
改變體位的時候,大家極為小心,生怕不小心弄成骨折。
這種病人,骨折像魔咒一般無法甩脫。
這個病人幾乎每年要骨折一次,骨折的原因五花八門。
太高興,笑得厲害,導致肋骨骨折。
早上尿急上洗手間,走得太快,扭傷踝關節,導致踝關節骨折。
二人世界時,動作稍微失控,股骨干骨折。
坐沙發時,動作太快,一屁股坐下去,腰椎骨折。
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每年骨折一次,雷打不動。有一年,到大年除夕還沒骨折,他可高興了,終于沒有骨折,那個開心呀,可是笑著笑著,胸口一陣劇痛肋骨骨折了。
他坐車看到前面的減速帶,整個人就出汗,車子一抖,生怕整骨折。
骨折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已經習慣,他對待骨折,跟普通人對待傷風感冒差不多。
萬醫生完成消毒鋪單,楊平帶著蘇南晨上臺。
音樂對情緒的調節非常好,病人沒有再緊張不安,手術開始。
楊平的動作極為輕柔,現在操作的對象是易碎的病態骨組織,這種骨組織,猶如干燥的餅干一般。
進行膝關節內檢查時,探針在縫隙里游走,沒有一絲碰撞。
膝關節內側間隙后側是最難顯露的,現在即使打開膝關節內側間隙也一樣,沒有施加任何應力。
平時處理膝關節內側關節間隙,要將膝關節屈曲2040度,施加一定的應力,讓膝關節外展外旋,這樣可以增加內側間隙,器械操作的空間才充裕。
現在如果用力去扳開內側間隙,很容易導致骨折,要不然,這種病人怎么還被稱呼為“瓷娃娃”呢。
開隧道的時候也是小心翼翼,鉆頭開進一點,停頓下來,然后再繼續,這樣交替穩步前進,可以避免旋轉的鉆頭對骨質過多的震動,震動也會產生骨折。
手術,是一個如履薄冰的過程,敬畏心可以讓醫生盡量小心。
醫生如果沒有敬畏之心,對病人來說,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用在醫生身上最合適不過。
這個病人做手術,還是不做手術
手術方案,是好還是壞
只要問一問,如果病人是你自己,你愿意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