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對這種技術進行升級,對于成人的脊柱矯形,可以在一些關鍵部位切斷椎骨皮質骨,然后使用外固定架,利用伊利扎洛夫原理進行矯形。
楊平正想著,突然,病房傳來撕心裂肺的叫聲,叫聲越來越大。
“怎么回事”楊平問。
佳慧也一臉茫然,楊平讓佳慧先回去,叫來一個規培生問問情況。
“24床,張老師正在換藥。”規培生畢恭畢敬地回答。
24床,就是急診科收進來的痛風病人,全身到處是痛風結節,最大的結節有五個成人拳頭大。
因為疼痛劇烈,半夜看急診,被收到綜合外科了。
在三博醫院,大家還是喜歡沿襲綜合骨科的稱呼,將楊平的科室叫做綜合外科,比高端的外科研究所顯得接地氣。
不管是急診科、大外科,還是華僑樓,只要涉及外科方面的,有處理不了的病例,自然而然請綜合外科會診。
規培生領著楊平到病房,張林正在換藥,徐志良在一旁指揮,宋子墨在旁邊看,圍著一堆規培生和實習生。
傷口的敷料打開,濕透的敷料上,沾滿了白色石灰泥樣的物質。
這個病人,男性,六十歲,全身到處是痛風結節,可以計數的有四十四處,最大的有五個拳頭大,兩三個拳頭大的都好幾個,整個人顯得嚴重變形,像怪物一樣,讓人看了頭皮發麻,極度不適。
好幾個巨大痛風結節破潰,里面不斷流出白色石灰樣物質,這些“石灰”和組織液混合,很像白色的泥巴。
張林的鑷子夾著消毒棉球,在破潰的傷口里攪動,清理石灰泥。
病人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時不時喊出一聲尖叫,嚷著要把痛風結節破潰的肢體全部截掉。
痛風有時候痛起來,真的撕心裂肺,1799年,英國著名漫畫家詹姆斯吉爾瑞,將痛風描繪成黑色小魔鬼,淋漓盡致地表達出痛風之痛。
這位漫畫家經歷過足部第一跖趾關節的痛風后,畫了一副漫畫,將痛風畫成一只黑色恐怖小魔鬼,趴在足背,瘋狂撕咬。
“胖子,以人為鏡”小五正在一旁咂舌。
梁胖子額頭上冒汗,仿佛看到未來的自己,痛風居然可以到這種恐怖地步。
“痛風是人類最古老的代謝疾病之一,主要是體內的尿酸代謝出了問題,尿酸蓄積過多,析出結晶,侵襲關節、內臟等部位。有關痛風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紀,當時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有關于痛風臨床表現的記載。”
宋子墨借此機會給規培生和實習生講解有關痛風的一些知識。
“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名人,比如外國的培根、牛頓、達爾文,我國的白居易、劉禹錫、忽必烈,都是痛風患者。”
“在古代,痛風是真正的富貴病,有資格得上痛風的人,都是帝王將相、豪門貴族,一般老百姓壓根沒多少機會得這種病。”
“現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人過上古代豪門才有的生活,在我國,痛風已成為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類疾病,據統計,我國患病人數已超8000萬,且還在以97的年增長率迅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