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險面前,醫生只能曉之以理,如果病人和家屬執意不愿意冒險,任何人無法強迫別人做出選擇。
選擇權在病人,醫生只能幫助他做出選擇。
“我考慮一下,還有其它辦法嗎更保守的”病人女兒還是猶豫不決。
楊平搖搖頭“目前只有兩種選擇,要么維持現狀,要么截肢,挑戰風險,追求正常生活。”
很多時候,影響決定的還是錢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萬萬不能。
如果這個病人的女兒不考慮錢,她也不會有這么多擔心,也不會提出讓醫生難以理解的問題。
她最大的擔心是手術失敗,反復多次手術,最后錢花了,病沒治好,腿又沒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病人女兒開始當著楊平的面,打電話給丈夫,征求丈夫的意見。
對方沉默片刻,有點犯困的語氣,間短地回答“治唄,還能怎么的”
語氣顯得無奈,又無助。
給丈夫打完電話,病人女兒想了想,在手機上滑動,好像在查找通訊錄,似乎沒有再可以商量的人。
兩夫妻都是獨生子女,找誰商量沒人商量,一切都只有自己承擔。
女人的電話又響了,是他丈夫的“老婆,別急,按醫生的方案去做,要我現在過來嗎做什么事都有風險,吃飯還有噎著的風險,實在不行,再截一次,再不行,再截,反正現在這樣不是個事,大不了還是不好,能壞到哪里去。”
“那個,那個”女人擔心錢,但是說不出口。
電話那頭的男人很明白,笑道“我去公司預支下個月的工資,手術先安排。”
前不久,家里的一個老人中風,住院花了不少錢,剛出院,現在又一個住院。
“下個月的不是已經預支了”
女人記憶力不錯。
她發現自己還在會談室,笑著跟楊平打招呼,意思自己出去打電話“楊醫生,對不起,我們商量商量,再決定。”
楊平點點頭。
“哦,還沒預支完,還可以預支”
電話那頭的丈夫支支吾吾。,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