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的博士們非常敬業,四十只猴子背部的體毛全部剃除,并提前進行皮膚清潔,剃毛時,他們嚴格按照最新的圍手術期指南,使用剪刀和電動剃刀結合,減少對皮膚損傷。
每一處皮膚的細微損傷都是細菌的定植點,增加術后感染的概率,最新的圍手術期指南,對術前的備皮,已經禁止使用手動刮刀剃毛,指定使用剪刀或電動剃刀去毛,以減少皮膚損傷可能。
第二天八點,第一只猴子準時被固定在特制的手術床上。
在仰臥位下,梁胖子實施插管全麻,猴子的氣管插管,其實跟人沒有太大區別,就像嬰兒氣管插管。
麻藥的用量按每千克體重進行計算,每一只猴子的體重已經在病歷里有詳細的記載。
這些猴子,每一只有編號,每一只都有一份屬于他們的病歷,詳細記錄它們的各種數據,包括術前檢查結果,脊柱側彎的分型及程度。
麻醉完成,猴子的體位變為俯臥位,依然靠特制的固定架固定。
手術室里,陸陸續續圍了很多人,這些在實驗室輪換的博士們,都是醫學生。
最年輕的金刀獎的獲得者,讓梁教授如此器重的人,這奇思妙想的脊柱外固定架究竟能否成功
宋子墨帶小五消毒鋪單,既然是動物實驗,就要盡可能模擬最真實的人體手術。
就連術前核對都認真進行,以防止猴子與病歷出現張冠李戴,導致數據不真實。
楊平主刀,宋子墨一助,小五二助,在腰背部經皮植入椎弓根螺釘,然后裝上外固定架。
利用十幾個對稱分布的小切口完成手術,而且不破壞脊柱的任何穩定結構,這些小切口,每一個都是兩三毫米左右。
幾乎流水線作業,一臺手術僅僅十幾分鐘,兩間手術室輪流交替,這邊做手術,另一邊開始麻醉猴子,等這邊做完,立刻轉移陣地,到另一個手術室進行手術,如此交替,效率非常高。
這些猴子麻醉蘇醒后,被送到后山的封閉花園觀察,為了能夠定期旋轉螺圈,用長繩子將他們全部拴起來,讓他們在繩子的限制下活動。
負責實驗猴圍手術期管理的博士,經驗豐富,他參與過很多動物實驗,他自學獸醫知識,學習看猴子的化驗單,做猴子的心電圖,分析猴子的影像圖片。
猴子的這些醫學數據與人是不一樣的,它們有自己一套數據。
這位博士戲言,他畢業后,要去開一家寵物醫院,他一定會是最好的獸醫。
因為他參與過猴子的心臟移植、肝移植、肺移植和腎移植,切開過狗的大腦,從里面摘出腫瘤,治療過貓的大面積燒傷,至于一些小病,藥到病除。
這位博士不是隨口說說,他以科研的態度,對這事進行過分析,最后得出結論,改行做獸醫,完全可行,前途一片光明。
這位長著娃娃臉的博士顯然很熟悉楊平,他很是崇拜地說“楊博士,金刀獎開賽以來,你是唯一以主治醫師身份奪取冠軍的,你的手術我看過很多遍,簡直太棒了,你為什么可以把手術做得那么熟練,而一些新術式,同樣非常熟練,根本看不出是新術式。”
楊平不可能告訴他,自己有外掛,在外掛空間里,有成千上萬的手術可以做,失敗了可以重來,沒有任何顧慮。
“手術做多了,自然就熟練。”
古語云唯手熟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