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知識的翻譯,無論是中文翻譯成英語,還是英語翻譯成中文,很多專業名詞,翻譯起來都是一塌糊涂。
所以國內很多專家教授的英語都非常好,沒辦法,要學習人家的先進知識,就必須懂得人家的語言。
同理,這些頂尖醫生要學習楊平的知識,必須懂得楊平的語言。
楊平用中文寫文章,也是因為這是自己的母語,運用自然是最熟練的,換做英語來寫,也不是不會寫,而是沒辦法做到隨心所欲。
中文很多優勢是英語沒辦法比的,比如效率。
一篇文章,中文的鍵盤敲擊率遠遠低于英語,為了減少得腱鞘炎的可能,楊平也不太愿意用英語。
尤其楊平喜歡用雙拼打字,兩鍵一字,節奏感非常棒,又自己編輯了強大的詞庫,寫起文章來,簡直就像飛一般,哪是英語可以比的。
學習中文,楊平想起高橋的老師,那個什么唐老師,把
高橋的中文調教得非常棒,他想推薦這個唐老師來負責中文學習板塊的特聘老師。
不過也不知道唐老師愿不愿意,到時候讓高橋去游說一番。
約翰內森匯報完論壇的規劃和進展,提到梅奧有意邀請楊平擔任客座教授一事。
楊平表示本人同意,但是這事要梅奧與三博醫院去溝通,這涉及到兩家醫院的事情。
既然楊平同意,約翰內森就心里有底,可以讓梅奧官方去與三博醫院正式談判。
梅奧可能想不到,夏長江已經準備一個團隊應付他們,這談判將來非常正式。
忙完這些,楊平開始研究外固定架治療脊柱側彎的實驗資料。
這個實驗已經進入尾聲,動物實驗數據如果合格,馬上可以進入臨床實驗,臨床實驗完畢,就可以上市。
因為這個器械,是一次全新的技術應用,而不是原有技術的改進,所以程序非常嚴格。
這套新研發的外固定架如果成功獲得臨床應用,系統空間可以獎勵三千萬積分,這樣,干細胞培養肌肉的項目,才有資本開展。
在系統空間,積分就是貨幣,沒有積分,寸步難行,甚至連睡覺都不行,因為整個系統空間靠積分撐起,如果積分非常少,系統空間空氣會非常稀薄,環境也會變得惡劣,讓你無法忍受。
所以,要把這個系統玩好,也是一件動腦筋的事情。
需要對自己的科研課題進行計劃,如果一個課題耗盡積分,還沒有出成果,將面臨很長時間沒有積分來支撐新的課題。
按照目前系統的規則,支撐一個大型實驗項目的積分,遠不是靠手術可以積累的。
明顯系統現在對楊平的要求,已經不再是如何將手術做好,更重要的是在醫學上取得突破。
所以科研成果獎勵的積分,遠遠高于臨床手術,因
為一次富有價值的創新,給病人帶來的收益,遠遠比做一臺手術的價值要大。
干細胞培養肌肉細胞,這種實驗的消耗是千萬級別的,預估需要消耗兩千到三千萬積分,而靠手術積累,估計很多年也未必能夠做到。
普通手術的日常獎勵積分少得可憐,而高難度手術不是每天都有。
看著這些小猴子的x線脊柱全長片,這些脊柱側彎的程度,自然分為輕中重三組,現在輕中度的已經全部矯正成功,重度的也獲得明顯的改善,再等待一些時間,也能夠矯正成功。
這就是空間實驗室的威力,只要積分足夠,可以在里面反復實驗,直到突破。
然后將成功的數據放到現實中重復,直接繞開錯誤,奔向成功。
這次外固定架矯正脊柱側彎,新器械的成熟讓人難以置信,梁教授對實驗的進程一直很關注,他從未見過如此順利的課題,整個設計避開了幾乎所有的陷阱,直達目標。
下一步的臨床實驗申報,肯定沒問題,這種耀眼的數據,負責評估的全國專家組組長又是梁教授,肯定一路綠燈,爭分奪秒地通過審核。
進入臨床實驗,實質上對楊平來說,就可以應用到病人身上,只是還不能推廣。
想想不久后,他可以用這套全新的器械,無需開刀,就可以治愈脊柱側彎,心里激動不已。,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