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需要三天時間,但第二天,何教授的團隊提前完成房發全下肢數字模型的構建。
左下肢的力線、截骨線、固定針分布點被計算機優選出來,利用模型計算出來的數據,被編輯成可以植入手術機器人主機的形式
何教授派學生用移動硬盤將數據送給楊平,靠著這個移動硬盤,這臺復雜的手術將被傻瓜化。
外科研究所這邊暫時沒有天璣手術機器人,楊平將房發全的手術安排到手術中心去做。
三博醫院目前有兩臺天璣手術機器人,創傷骨科一臺,其他骨科科室共享一臺。
楊平自己準備購買一臺,但是一臺機器要價一千五百萬,需要審批。
夏院長已經向上面報批,流程也走得差不多了。
一個醫院三臺天璣,這可是大客戶。
天璣手術機器人的華南區顧經理聽說楊平今天主刀手術,也早早地來到手術室,天璣公司和三博醫院計劃建立一個培訓中心,請楊平出面做指導老師。
這全是以前那段達芬奇熱舞和天璣之畫惹的禍,兩段視頻至今在網上流傳。
尤其是你達芬奇熱舞,真是舞出了手術機器人操控的天花板。
四支機械臂在小玻璃瓶里相互纏繞,但不接觸,弄出一段纏綿騷氣的舞蹈。
楊平早早地來到手術中心,很多骨科醫生聽說楊平過來做手術,大家想方設法抽空來觀摩。
很想再看看手術機器人在楊平手里的魔力操作。
“楊教授好”
“楊教授好”
“楊教授好”
此時正是醫生進入手術室的高峰期,一路走過,見到楊平的醫生都點頭打招呼。
他們在醫院內網上已經看到通知,楊平成功晉升為副教授。
如此年輕的新晉主治醫師,被連續破格提拔為副主任醫師、副
教授。
即使是低職高聘,也非常了得。
真是少年得志
“楊教授”譚主任和顧經理出來迎接,一左一右陪著楊平。
譚博云這人雖然高傲,脾氣也壞,但是他是個信服實力的人。
你真有實力,他就心悅誠服。
本來譚主任想上臺做助手,無奈宋子墨和徐志良兩員大將準備上臺,手術臺上已經沒有他的位置。
創傷骨科的多功能手術間,“獨臂俠”天璣手術機器人安靜地立在旁邊,光學跟蹤系統、機械臂主機、主控臺車,三個部分準備就緒。
這三個部分相當于手術機器人的眼、手、腦。
它的眼可以透視,它的手非常穩定。
光學跟蹤系統就像“透視眼”,透視肌肉骨骼的深處,實時監控手術每一個環節。
而機械臂就是機器人的“穩定手”,運動靈活、操作穩定,能達到亞毫米的精度。它的末端可以連接各種器械,電鉆、電鋸、螺絲刀、導向器等等,機器人依靠這些工具完成手術。
主控電腦系統就等于機器人的大腦,將醫生的想法傳達給以上兩個設備,幫助醫生進行精確定位及路徑規劃。
手術機器人術中還能跟蹤患者的移動,機械臂自動補償位置差,保障手術定位路徑與計劃定位路路徑一致。
胖子準備給房發全麻醉,這家伙好像在跟小五聊什么。
“這機器人不會失控吧”房發全看著手術間的機器人,頗為擔心。
聽說楊平要用機器人給他做手術,他也到網上查了一些資料,看到有機器人失控暴走的案例,心里有點發虛。
“不會的,放心吧,萬一失控,我拔插頭。”小五指指墻壁的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