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醫院發展到現在,早期的職工全部到周邊樓盤買了商品房,這棟樓業便成了宿舍,醫院年輕職工,如果暫未購房,可以申請醫院的宿舍,租金是市價的一半,非常劃算,而且房型從兩室一廳到四室一廳均有。
三博醫院的進修生、實習生、規培生、研究生,所有學生的宿舍也設置在這里,進修生的宿舍一般是三人宿舍。
干事交代幾句,便離開。
三人在論壇上經常聊天,但是與奧古斯特見面,還是第一次。
“東京大學附院高橋”
高橋伸出手。
奧古斯特心里嫌棄高橋的手,急中生智,用了一個中式的抱拳禮
“慕尼黑哈拉興骨科醫院奧古斯特。”
此時,羅伯特沖涼完畢,從浴室出來,看到奧古斯特,知道是德國人駕到。
“有緣千里來相會,紐約特種外科醫院小羅伯特。”
羅伯特非常有文化,每次說話盡量用成語和詩詞,以顯得他和別人不一樣。
“那是你的房間”
羅伯特指了指房間。
到目前為止,歐美日骨科界三大巨頭齊聚三博醫院宿舍。
早上七點,楊平上班。
一進辦公室,卻看到神奇的一幕。
羅伯特、高橋和奧古斯特,胸前掛著進修生工牌,幾乎立正的姿勢站在面前,接受的訓話。
“不管你來自哪個醫院,不管你以前是什么級別,來到這里,你的身份只有一個進修生我是本科室教學秘書,可以叫我張老師,進修期間,有任何問題,可以找我,希望你們。”
一代逼王的名言每次有新進修生到來,都會宣讀一遍。
交班查房,老套路。
崔書凱還沒出院,他父親已經回去上班,母親留在這陪他。
腰背肌的康復訓練已經結束,他已經完全像正常小孩一樣。
這就是論壇上那個176度的c型嵴柱小孩。
查房的時候,奧古斯特看到崔書凱真人,難以置信。
這位德國人懷著驚喜的心情,檢查崔書凱的嵴柱,一個棘突一個棘突按,然后比較雙側肩胛骨和髂棘是否對稱,讓小崔彎腰,看看能夠觸摸到自己的鞋子。
最后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感覺自己就像孤陋寡聞之人,居然不知道還有這種技術。
在這里三個月,跟著楊平學習嵴柱側彎矯形,傳統手術的楊氏截骨以及外固定技術。
掌握這兩樣技術,可以應付一切嵴柱側彎患者,一舉鎮壓密爾頓,讓那個家伙心服口服,俯首稱臣。
與英國老密爾頓十余年的拉鋸戰,一度讓奧古斯特絕望,蹺蹺板總是保持平衡,就連歐洲嵴柱外科學會主席也是輪流坐。
這次,一定可以翹起密爾頓,讓英國老知道什么是差距。
病房好幾個病人是回來拆嵴柱外固定,每一個矯形都非常成功,近乎完美。
親眼所見,不會有錯。
奧古斯特對嵴柱外固定架技術終于有了直接的臨床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