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還去聯系他干嗎,病人已經躺在手術臺上,有了導師撐腰,奧古斯特對這位風云人物也有了說不的底氣。
奧古斯特才是小公爵醫療負責人,既然奧古斯特這么說,此事翻篇,沒人再提起。
只是大家心里還是有點不安,雖然這位年輕的中國教授看起來確實厲害,可是曼因斯坦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他所說的難題,難道會被中國人如此輕松地解決
手術室,馬庫斯已經提前到達。
他和下級醫生、體位師一起給小公爵擺體位。
小公爵沒辦法俯臥,也沒辦法仰臥,只能勉強側臥位。
在側臥位做嵴柱矯形手術,對醫生來說,難度巨增,尤其是截骨,毫無空間定位感覺。
沒人會在側臥位做嵴柱矯形手術。
再說側臥位做腹腔鏡和胸腔鏡,也是非常困難。
全麻之后,在特殊的體位固定器的幫助下,小公爵被擺成側臥位,連麻醉醫生也皺眉頭,這種畸形的病人,無論前路還是后路,或者側方入路手術,手術將極為困難,反正看著就令人頭痛,有點讓人無從下手的感覺。
器械護士準備兩個,巡回護士也準備兩個,都是四十多歲的資深護士。
麻醉醫生是奧古斯特的御用麻醉師。
一助由奧古斯特本人擔任,二助由馬庫斯擔任。
可以說,奧古斯特準備了哈拉興最強陣容輔助楊平。
音樂,馬庫斯想起奧古斯特的交代。
古箏版的高山流水,這是奧古斯特特意從中國帶來的,他將碟片放進cd機,調試一下,然后吩咐巡回護士在主刀完成術前核對時,就開始放音樂。
慕尼黑哈拉興骨科醫院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骨科專科醫院。
此時,他們為了這臺手術運轉起來。
他們從未想過小公爵會這么快上手術臺。
奧古斯特和楊平戴著無菌帽和口罩,穿著藍色的洗手衣,走進手術間,楊平站立在閱片燈屏面前,進行術前最后一次讀片。
這是一種習慣,無論對病例多么熟悉,楊平一定要在手術室進行最后一次讀片。
手術間十分寬敞,幾個器械臺呈形鋪開,還有eo、導航設備等眾多設備儀器,也不顯得擁擠。
德國護士的身材高大健壯,在手術間穿梭自如。
奧古斯特陪在楊平身邊,可是他一旦面對其他人,立刻恢復往日的威嚴,在手術間對眾人發號施令,這里是他的地盤,他擁有絕對的權威。
體位擺好,大家洗手消毒鋪單,手術很自然地展開。
這臺手術,居然用側臥位做,這是大家沒有想到的。
可是又仔細想想,好像除了側臥位,沒有其他合適的體位,因為小公爵的畸形身體根本無法擺出側臥位之外的體位。
手術室的會議室坐滿了人,十幾個大老集中在前面,他們心里烏云密布,有種窒息的感覺。
側臥位、重度畸形的身體,手術如何展開
彷佛手術沒有時間和空間展開,這種感覺讓人充滿不安、焦躁和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