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醫大項老院士的書房。
老院士的書桌上,右邊是楊平的干細胞培育肌肉的課題計劃書和實驗指導,左邊已經擺了一堆厚厚的專著,他還不斷從書架上抽出新的專著翻閱。
翻完一堆專著,老院士又開始用電腦論,今天在書房已經呆了差不多八個小時,連早餐和中餐都是老伴送進來的,這幾天連續都這樣,老伴不免有點擔心。
“該活動活動一下,不然容易下肢靜脈血栓。”老伴實在忍不住,在門口輕輕提醒一句。
但是老院長完全沒聽到老伴的提醒,繼續在論,時不時還做筆記記錄。
“這是誰的課題計劃書你都看了幾天今天又是連續八個小時,不行,必須走動走動。”
老伴為了老先生的健康,只好動粗,動手拿走項院士手里的鉛筆。
“哦,又是八個小時呀忘記了,對,走動走動。”老院士陪著笑臉,在夫人的強制下,終于停下手里的工作,起身在房間走動走動。
“這是誰的課題計劃書,你連續看幾天”
老板很是好奇。
老院士聽老伴提起這個課題計劃書,頓時精神百倍“三博醫院一個年輕人的課題計劃書,這個小年輕了不得,我剛剛看他的課題計劃書,研究幾天,發現此人遠遠比我的最初判斷更厲害。”
“就是小何經常跟你說的那個年輕外科醫生”老院士的夫人也知道這事,每次何教授來家里看望導師,就提起這個人。
而且何教授還經常拿楊平的方法和數據和項院士討論,項院士就是這么記住楊平的。
一個成果讓人驚訝就算了,現在這個楊平,好多個成果讓老院士趕到驚訝。
楊平給何教授的那些方法和數據,可是無比珍貴的解剖數據呀,當時老院士沒有在意,后來一個一個仔細研究,每一項都可以堪稱重量級的科研成果。
尤其最近這個干細胞培育肌肉的課題,至于干細胞領域,何教授不是很熟,但是解剖方面,他可是院士呀。
當時看到計劃書里提到解析肌肉的精微解剖,老院士心里怦然一跳,自己一直想提出這個概念,但是覺得不成熟,暫時沒有說出口,沒想到這個年輕人不僅提出這個概念,還付諸于行動。
從細胞層面入手,來構建精微解剖,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耐心。
單層細胞切片,里面很多細胞是不合格的,也就是被切斷的細胞,這些細胞要結合幾張切片來判斷,最后要還原。
這是多么復雜的工程。
可是年輕人不但啟動了課題,還拿出除行之有效的方法。
“晚上我不回來吃飯。”老院士向夫人報備。
夫人再次驚訝,老先生幾十年罕見在外面吃飯,今天怎么在外面吃飯,居然有應酬
“今天這個小楊要來南都醫大數字醫學實驗室,我跟小何打過招呼,小楊到了救通知我,晚上大家一起吃個飯,見個面。”老院士原來是晚上要和何教授、楊平吃飯。
“這個小楊,你還沒見過他,那你向饒校長推薦他還破格提拔他為副教授”老夫人還以為他們很熟,居然連面都沒見過。
老院士不高興“他破格提拔副教授,是我在小饒面前力薦,還游說那些評審會員,那是因為他的學術成績夠資格成為副教授,跟我與他是否見面沒關系。”
“你呀,吃完飯早點回來。”
老夫人叮囑。
這是老院士的電話鈴響了,是何教授的,老院士一聽,小楊快到了。
“我得提前去等,年輕人時間緊
,不像我們老頭子閑。”
老院士一副興奮的樣子。
南都醫大數字醫學實驗室,何教授的辦公室。
由于細胞排列的不規則,要做到的真正的單層細胞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做到每層有很多完整的單層細胞,多個切片綜合起來,就能夠構建精微解剖。